互动交流

Interaction

首页 / 互动交流 / 生动课堂 /
赏钱塘繁华,悲扬州冷月

作者 : 2110班陈睿丽    来源 : 教务处    时间 : 2023-04-05

走进课堂 序言.png

        窗外雾气朦胧,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一节精彩的语文课拉开帷幕。

        课前,宋宇婷同学分享了著名作家王小波的书里一些引人共鸣的句子,开头一句“你好,李银河”就已让众多同学噤声沉思。

        语文老师魏老师先为我们介绍了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体现了柳永词作的高传唱度、高地位。在大家齐声朗读了《望海潮》后,我们一起走近了北宋的钱塘(今浙江杭州)。“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市列珠玑,户盈罗绮”……词人运用拟人、比喻、夸张、互文等各种手法,称颂杭州城市繁华,歌颂杭州社会升平,赞赏杭州官员政绩,以求干谒,可谓“词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尽致”。《望海潮》整体使用铺叙手法,钱塘山水秀丽,人们儒雅风流。

        扬州,被称为“中国的月亮城”,自古文人便钟情于此,“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等诗词家喻户晓,而姜夔一面描摹眼前景象,一面想象杜牧重游故地的震惊与悲哀,巧妙化用了杜牧的诗句。姜夔一生未入仕途,他的词韵味悠长、意境空灵、色泽清冷、风格峭拔。在《扬州慢》中,他将今日扬州与昔日扬州作对比,感时伤事。

        从唐朝到宋朝,有着“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趋势,投射到文学上,表现为文学重心逐渐下移,市井文化勃然而兴,表现城市文化的诗词也层出不穷,词境逐渐拓展,技巧日臻成熟。

        一个民族的发展,要以文化传统为基础;一个国家的强大,要以文化兴盛为基础;一种文明的传扬,要以文化兴盛为源泉。中华文化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基因,是铭刻在黄皮肤、黑眼睛上的印记。文化是根,传承是脉,根脉相通,中华文化的大树才能枝繁叶茂,中华民族才能雄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坚守文化之根本,弘扬传统之精粹,创新传承之路经,这是现代文化传承应有的姿态。(2110班语文老师魏敏)

魏敏老师.png


责任编辑: Wanmengyue  审核: L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