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Campus News

首页 / 校园动态 / 教学教研 /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访省劳动模范、夷陵中学教师杜姝琳

作者 : 三峡日报记者柳萍    来源 : 校办    时间 : 2006-05-15

    今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对夷陵中学英语教师杜姝琳来说,有着特别意义。因为教书育人业绩突出,在此之前的4月29日,她作为宜昌市的18名湖北省劳动模范之一,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因为生病,她收获了每个学生的牵挂:所带班级的学生人人为她或折叠幸运星、千纸鹤,或写问候、祝福……

    5月10日,记者走进夷陵中学,走近杜姝琳老师和她的同事、学生,听他们述说杜姝琳从教16年的点点滴滴,感受她一直崇尚的“爱的教育”,分享她充满幸福感的教育时光。

以“爱”走入每位学生的心灵

    同在一个教研组的英语教师杨卫东说,杜姝琳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亲和力强,无论带哪个年级哪个班,她都深受学生喜欢。

    杜姝琳笑了。她说,其实让学生喜欢自己很简单,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和爱好。常常是新生开学才两三天,她就能叫出每个同学的名字。于是,同学们总是又惊又喜地问:“老师,你怎么这么快就记住了我?”师生间的距离一下子近了。

    杜姝琳并没有特异功能,她记忆学生名字的办法原来很“笨”,那就是每逢所带新班或新生,她都提前把学生花名册上的名字与照片先“对号”,在与学生还没见面前先记住每个人的面部特征。

    10多年来,她每年至少带两个班,最多时带3个班,但她总能做到在3天内叫出所带班主任班级60多人的名字,一周之内叫出所带英语学科100多名学生的名字。那么,如何记住100多名学生不同的爱好呢?杜姝琳说,关键需要教师有一颗敏感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同学们争先恐后给记者讲述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的故事。“我病了,杜老师陪我到医院,帮我挂号、拿药,守候我输液,像妈妈一样精心”;“有一次查寝时,杜老师发现我的被子很单薄,她就从家里抱来一床新被子,说是借给我用,可一借就是两年多”;“我们班上有几个同学家庭条件差,她就坚持为他们订牛奶”;“我们女生喜欢偷偷地看明星传记,杜老师说没关系,她也喜欢过,但不能占用太多时间”……同学们说,杜老师的爱是关心,但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感同身受的体会和尊重;她的爱是倾听,但不是妄加评判的,而是全然接纳的理解和尊重;她的爱是帮助,但不是大包大揽的,而是全心奉献的陪伴和鼓励;她的爱是宽容,但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真诚的剖析和引导……

给每位学生以生长力量的教育之爱

    “杜姝琳老师对学生的爱,准确地说是一种爱的升华,是给学生以生长力量的教育之爱。”谈起杜姝琳,校长杨碧君说,给孩子以鼓励、以温暖,无疑是爱的组成部分,但她的爱更多地是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关心他们的精神成长和思想道德素养提升,给他们以独立的力量、判断是非的力量和承担责任的力量。

    杜姝琳所带的一(14)班的学生对此感受最深。班长毕赣斌说,一(14)班是宏志班,全班有半数学生来自鄂西地区农村,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远离父母,只身在外求学,且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作为班主任,杜姝琳老师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

    “杜老师总是把爱心珍藏起来,让我们‘无痕’地融入到夷陵中学大家庭。”宏志生谭顺成说,刚报名时,像他一样,宏志生们大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特别敏感,甚至自卑,不愿接受周围同学和老师的帮助。杜老师就单独找宏志生谈心,告诉他们“谁都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环境,但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接受别人真诚的帮助并不可耻,只要你愿意,你也有能力帮助他人,谁又能不需要别人帮助呢。”谭顺成说,无论是谈心,还是在其他同学面前,杜老师从不当面询问或公开宏志生的家庭情况,不让宏志生的“弱”一览无余,令他们不断巩固和认同自己的“特殊性”和“弱势群体”地位,而是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如今,在一(14)班这个集体,早已没有宏志生和非宏志生的隔阂,谁也不再担心互相帮助会衍变成善意的伤害。

    “杜老师最担心我们‘死读书’,总是把我们往外赶。”来自五峰农村的邓清说,刚开始上学时,同学们非常用功,课外活动时间也足不出教室。杜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到课外活动,她总是亲自督战,让每个人都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同学们很快“动”起来,打篮球,打乒乓球,班上还组织起一支支主力运动队。她乘势出击,帮助联系各种赛事,每每比赛,她都组织全班同学当啦啦队,为参赛队员加油,把同学们的班集体荣誉感调动起来,使宏志班成为全校师生都羡慕的活力团队。

    一(14)班不仅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而且不放过任何一次走向社会的机会。一次同事聚会时,杜姝琳得知学校正准备组织一次义务卖报纸活动。她主动申请,为一(14)班学生争取到这次机会。星期天,全班有40多位同学走向街头卖报,最多的同学半天卖了80多份报纸,同学们饱尝了卖报的酸甜苦辣。许多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当我们把卖报所得利润捐献给残疾人时,第一次感受了帮助他人的快乐”;“第一次感受到挣钱非常不容易”,“我会更加珍惜父母、老师的劳动成果” ……杜姝琳抓住时机,召开主题班会,同学们畅谈感受和体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时光。

    采访时,一个学生要求跟我单独谈。原来,他曾是个非常不幸的孩子。今年初,他外出打工的父亲在一次工伤中致残,不久妈妈也因身患肿瘤住院,奶奶因经受不住突如其来的打击,在恍惚中剁猪草时剁断了手指。一个又一个不幸打垮了他。他找到杜老师,杜老师陪着他伤心地哭了。杜老师说:“我不会安慰人,但我知道你很坚强。”之后,杜老师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在同学们面前给了他许多只有他俩知道的无痕的关爱。如今,他的妈妈已康复出院,他又重新乐观地投入学习生活。他说,是杜老师让他学会了战胜自己,坚强面对困难。

    在夷陵中学,每位学生都可以在学校自由选择一位导师,而选择杜姝琳的学生多达20多人,有的学生她根本不认识,但她热情地回应了她们:随时接待,或帮助他们进行学科补习,或帮他们解决思想上、成长中遇到的难题。

教育之爱源于对教育的热爱与执著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杜姝琳拥有许多荣誉,湖北省优秀英语教师,宜昌市课改专家,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就在夷陵中学刚刚结束的评教评学中,她再次被同学们评为最受欢迎的教师。

    老师们说,这些荣誉凝聚着一名教师对教育的奉献与执著。她的同事陈洁曾和她一道承担了教育部“中小学英语教育动态真实原则研究”实验课题,最让陈洁感动的是杜姝琳的投入与执著。为了更真实地为同学们创造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她总是利用休息时间走到同学们中间,了解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然后搬到课堂,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题实验中,教育部为她俩提供了一次到北京学习的机会。虽然她俩都是第一次到北京,但她们都放弃了逛街购物和游玩,争分夺秒地参加培训学习,购回了一大批对教学和课题实验有帮助的新书。在课题实验结题时,这一项目获得国家优质课题组一等奖,课题教案荣获全省一等奖。她任教的学生有10多人在全国、全省英语口语大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

    从1999年到2004年,杜姝琳连续四届担任高三年级学科教学,担任英语学科备课组长,不仅自己所带的班级英语成绩遥遥领先,而且全年级英语成绩连年提高。她说,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从知识与能力上“武装”学生,让他们羽翼丰满。

    虽然不曾走进杜姝琳的课堂,但记者已在她的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中感受到了她的教学。易幡给记者讲述了刚刚学过的莫泊桑的《项链》一课。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自编自演主人翁借项链、还项链的情景,全班60多人人人都参加表演,杜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自己购买的学习用品和食品以奖励,整个课堂生机盎然。她说:“上这样的英语课,同学们十分快乐,谁能说这不是一种享受呢?”

    杜姝琳说:“有了这样的学生,这样的课堂,教育不就是一首隽永的诗篇么?”

责任编辑: admin  审核: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