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Campus News

首页 / 校园动态 / 教学教研 /
践素质教育之行 示绿色学校之范--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建全国绿色学校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 学校办公室    来源 : 校办    时间 : 2006-03-13

    (编者按)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重视环境育人功能,精心打造一流育人环境。经过迁校八年来的建设,初步达到绿色满校园,处处闻鸟语、四季有花香的绿化、美化效果。学校把绿色教育理念拓展到整个管理系统,开展绿色管理、绿色德育、绿色课程与绿色后勤,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师资队伍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中,工作成绩显著,2005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联合表彰为“全国绿色学校”。践素质教育之行,示绿色学校之范,绿色教育成为夷陵中学鲜明的办学特色之一。 

   
    据来自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的消息,夷陵中学历经多年创建、申报,在继获得市、省级“绿色学校”称号之后,今年终于成功摘取第三批全国绿色学校桂冠。全国绿色学校的评选,系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和教育部门共同推荐,经全国“绿色学校”表彰领导小组实地考察验收并最终审定,最后报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作出决定。

证书


绿色学校单位证书


绿色学校先进个人证书

奖牌

    1996年,基于“教育为可持续未来服务”的宗旨,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起“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并将其纳入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城市等重大环境建设工程的考核体系。

    夷陵中学自迁新校以来,一直高度重视环境建设和教育,逐步形成一套颇有特色的绿色教育理念,即在“以人为本,为学生一生发展作准备”的办学思想指导下,把环境建设和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立足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保意识的复合型人才。绿色教育绿化的不只是触手可及的花草,更重要的是从环境建设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全面“绿化”。为此,夷陵中学于2000年9月成立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和课题组,全面规划和实施实施绿色学校创建和学生环境教育工作,其基本思路是用绿色教育理念覆盖学校整个管理系统,使之成为学校鲜明办学特色之一,把学校建成处处和谐,充满生机与活力、具有创新精神的绿色家园。 

绿色后勤

树立环保观念,抓好基本建设和后勤管理

    一是科学规划基建。夷陵中学新校自开工建设之日起,在规划、立项、施工环节上都广泛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力求校园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档次一流,特色鲜明。运动区、教学办公区、生活区依山建设,呈阶梯状,且层次分明,功能齐全,风格现代,气势稳重。2002年,学校在通过省级示范学校督导评估和省级文明单位申报工作中,校园环境建设获得专家领导一致好评。

    二是在环保设施上加大投入。夷陵中学作为一所寄宿制重点高中,要安排好三千名师生的饮食和住宿,为了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学校采取了一系列节能治污措施。在厨房厨具、锅炉选用的过程中,学校把产品节能治污的功效作为首选条件,并配套安装完善的净化系统、排烟系统、鲜风系统。为了解决生活污水问题,学校投资建造生化池,采用了地埋式自动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经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优于规定的排放标准。学校食堂采用可循环使用的消毒餐具和天然竹筷,尽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为减少学校对周围社区居民的干扰,学校拆除校园高音喇叭,代之以圆润悦耳的低音广播系统。

    三是走精细化管理道路。厉行节约,开展回收利用纸张、节水节能计划等,降低学校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并减少学校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学校在水电、纸张等物资方面的投入来降低它的运作成本。如设置管电员和水电巡查员,线路改造,教学楼厕所改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绿化、美化与基建同步,打造一流校园环境

    1998年我校专门聘请宜昌市园林设计所的设计人员,针对我校建设实际,制定了校区整体绿化规划,理顺了校园绿化工作的思路,明确了校园绿化工作的重点,为了缩短绿化成效期,力争在较短时期内达到绿化基本标准,学校制定出台了《夷陵中学绿化、美化方案》,确定“基建与绿化同步”的工作方针,加大绿化专项投资,经过迁校八年来的建设,初步达到绿色满校园,处处闻鸟语、四季有花香的绿化、美化效果,营造出一个环境质量好、适于学习生活工作的人工生态系统。

精心设计,开发隐性环境教育课程

    夷陵中学秉承“以人为本、为学生的一生发展作准备”的办学理念,校园美化工程凸显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两大主题。修建了多用途历史文化长廊,立起了醒目的箴言牌、庭院式艺术路灯和以宇宙科学《日月星辰》为主题的艺术连廊,以《环境保护》、《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明》、《世界文化遗产走廊》和《20世纪世界科技博览》为主题,分别在教学楼、实验楼的走廊和实验室内悬挂379块文化展板,形成鲜明的走廊文化,彰显高压的艺术品味,真正达到了让学生时时耳濡目染、处处陶冶心灵的效果。

    从2001年开始,学校倡导栽种毕业纪念树、友谊常青树活动,并形成传统,使学校的绿化工作更加有声有色,绿色教育也日益深入人心。

绿色教学

开设环境保护校本选修课

    环境课程是传播绿色概念的基本途径。学校依托地理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结合我市环境情况,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和发展问题编写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环境教材,开设环境选修课程。课程内容不仅普及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生态环境规律、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科学的研究等理论科学,更重要的是进行环境伦理,生态文化方面的教育。

请名人进校园作专题辅导课

    著名南极科考专家武汉大学教授鄂栋臣、美国学者迈克-艾伦以及市环保局多位专家等一批知名人士纷纷应邀做客夷陵讲坛,举办专题讲座,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科学视野,增强了环境意识和环保使命感。

组织学生环保社团实践活动课

    一是组织环保兴趣小组成员外出参观和环境调查。如参观化工厂,造纸厂,葛洲坝电厂,宜昌市博物馆和宜昌市环境保护机构;到宜昌市黄花场采挖化石,到葛洲坝调查白色污染和长江水质等。调动学生对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珍视环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们的环保知识、环保意识在实践体验中得到升华;二是指导学生会开辟环保宣传黑板报、广播台环保专题和环保主题班会;三是创办学校环境教育小报《蓝天·绿水》,该报2001年12月开始编印,定期出刊;四是发动全校师生广泛开展废旧电池及可再生资源回收,1999年至今活动开展7年多来,累计回收废旧电池7万多枚;五是组织开展“世界环境日”、“长江三峡”等主题的环境知识竞赛。

积极倡导多学科渗透环境教学

    课堂渗透是传授环境知识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方法。新编高中教材中增加了很多环境教育的内容。我校以地理、生物、政治、语文等学科为重点,发掘教材中环境教育的内容,找准教材与环境教育结合的切入点,在课堂教学,做到适时渗透,有机结合。要求各科老师做到:教学计划要落实环境教育的目标;编写教案要落实环境教育的内容;课堂教学要落实环境知识。

绿色德育

一是把环境主题纳入考核,加强制度引导。

    将“重视环保,宣传环保”作为我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体现文明班级、星级寝室、教室文化布置、班团活动展示、评选校园之星等系列考核之中,使环境教育制度化、经常化。青少年好学上进,对荣誉、奖罚特别敏感,将环保列入考核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2000年以来,我校学生坚持自发组成环境宣传小分队上街清理垃圾广告和非法张贴物,坚持到滨江公园和城市绿地、广场护绿。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社区带动公民,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之中。

二是重视环保相关节庆教育活动,强调知行合一

    “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等都是进行环境教育的极佳时机,既迎青少年的心理,又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利用节庆效应,引导学生合理地开展活动,不仅能丰富节日内容,充实节日意义,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价值观。世界环境日环保征文、保护母亲河义务宣传、植树周、社区环境日文艺演出是学校每年开展的活动,已成为学校寓教于乐的传统项目。 

绿色收获

    “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给学校带来多方面的收获,不仅使老师和学生的环境素养得以提高,学校环境得到改善,而且由于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了学校内部的管理,明显地减少了浪费行为,节约了不少开支。近三年的水、电、煤的人均使用量明显呈下降趋势。

    夷陵中学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品德与行为的教育,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我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城市的工作紧密结合,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有益探索。

    绿色教育的开展,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发挥搭建了一个新的舞台,夷陵学子连续国家环保总局举办的青少年环保大赛中获奖。2003年,我校学生姚宇设计的环保网站获全国中、小学生环保网页设计优秀奖。2004年度,全国青少年环“珍惜、爱护水资源”保系比赛,我校学生吕韬、武毅欣两人历经1个多月调查,合作的研究性学习论文《小河的悲哀》被评为优秀奖。2005年第三届“ITT杯”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暨斯德哥尔摩国际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中国赛区选拔赛,我校环保小组倪超、邰佳丽、骆清三位同学的课题成果《清江资源开发对水质影响情况研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获得优秀奖。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不断地得到加强,绿色学校所包含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和学校环境管理,将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教育和教学的实践机会。
        

责任编辑: admin  审核: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