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Party Building Work

首页 / 党建工作 / 主题活动 /
发挥地域优势,发展旅游经济--整合优势资源,促进科学发展----高二年级赴秭归学习考察心得

作者 : 高二年级    来源 : 校办    时间 : 2009-04-19

321,久雨初晴,高二年级全体教师兴致勃勃赴秭归学习考察,受到地方政府的热情接待。接待人员给我们详细介绍了秭归相关情况,让我们加深了对秭归的了解,深刻地感受到秭归地方政府在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促进地方经济又快又好又科学地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学习考察活动,让我们收获良多,现总结如下。

秭归的做法

一、发挥地域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事业。

秭归地处鄂西山区,位居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既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也是驰名中外的“中国脐橙之乡”,脍炙人口的三峡文化与山清水秀的平湖风光,闻名遐迩的三峡工程与倍受关注的移民新村,造就了秭归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打“三峡牌”,唱“屈乡歌”,始终围绕建设“全国旅游名县”战略大做文章,先后开发了“泗溪生态旅游”、“九畹溪探险漂流”和“链子崖风情民俗游”等别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并通过建设凤凰山古民居和开发屈原文化旅游村不断提升秭归旅游的品味,重点突破线路单一和季度性强的瓶颈,打造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第一县”的品牌。在全国旅游普遍低迷的背景下,2007年全县发展3A级以上景区3家,接待游客近155多万人次,旅游经济占县域经济的比重达到了12%

二、保护文化遗产,开发拓展项目。

正在建设中的凤凰山风景区,全国最大文物复建保护地。位于秭归县城,与三峡大坝隔江相望,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山占地面积为500亩,主要由清代古民居建筑群、屈原祠、屈原文化艺术中心等构成。古民居区建筑群是我国最大的文物复建保护群,共有24处文物复建于此,其中有我国唯一幸存的祭祀水神的庙宇——江渎庙。古民居区建筑群无论是建筑形式、建筑风格,还是室内装修工艺,都体现了鲜明的地方建筑特色。新建的屈原祠比归州屈原祠扩大近3倍,包括屈原祠主体建筑、山门、屈原广场、南北古城门、屈原墓、碑林、屈原纪念馆等。登上凤凰山,三峡大坝尽收眼底,高峡平湖近在眼前,是看三峡大坝和高峡平湖的最佳场所。竣工后的凤凰山风景区必将成为秭归旅游产业的一大看点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2007年,秭归县旅游局等部门为推动产业转型,完善配套服务,延伸产业链条,营造和谐环境,提升产业素质,积蓄发展后劲,成功在泗溪风景区推出三峡户外拓展训练基地,这里是三峡地区唯一的户外拓展训练基地,包括飞瀑速降、野外露营、“CS”野战、攀岩、背摔、水上步行球等40多个拓展项目,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成为景区收入的重要支流。

三、整合优势资源,促进科学发展。

当前秭归的旅游对比外地还存在诸多致命的劣势。一是景区分割,关联度差,缺乏长日游项目的支撑。九畹溪一漂就走,泗溪一吃就溜,链子崖玩不了好久,只能吸引近客,难以招揽远宾,景区各自为阵,旅行社统筹无序,难以形成规模和集团效应;二是游乐项目单调,旅游季度性强,缺乏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民俗风情,趣味性不强,竞技性较差,难以调动游客闲情逸致,不能给来宾产生流连忘返和意犹未尽的悬念;三是旅游产品稀少,购物消费缺位,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和土特产既无规模化生产,又无联带性经营,旅游购物严重脱节。

针对上述问题,秭归县政府拟从以下方面改进:

1)科学规划,合理打包,精心谋划二日游、三日游等长线精品套餐和项目,建立景区联动机制和旅行社协调机制,让旅客住得下来,玩得有趣,吃出风味,看出名堂;

2)学习香港海洋公园游乐和南通夜游濠河的成功经验,重点开发徐家冲港湾游乐(水上摩托跳伞、人工沙滩浴和桃花鱼鉴赏等)和凤凰山夜游项目(包粽子、推豆腐、打草鞋、赶屋场等民风民俗活动),适度引进博采或竞技项目(类似湖南卫视智勇大冲关节目或涉足八卦、易经等运筹学项目),创新民间娱乐项目(皮影戏、杨林堂鼓、划龙船等),设立骚坛诗社,弘扬楚辞屈赋,丰富旅游内涵,增强参与欲望,留住八方来宾,使旅游与历史、文化、体育、娱乐得到有机地结合;

3)选择奇石、柑桔(脐橙、碰柑、桃叶橙、夏橙)和屈姑食品作为“秭归三宝”,进行深加工,强力大炒作,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注册标准化产品商标,设置定点购物超市,纳入旅游项目管理,形成奇石一条街,柑橘大超市和屈姑食品城,让游客带走“屈乡印象”,留下“三峡记忆”,以此来扩大秭归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带动全县农副产品的就地销售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我们的思考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关注师生发展。

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实现教师、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在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三者之中,学生发展是目的,学校发展是载体,教师发展是关键。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就失去了支撑。

学校要发展,人的因素是关键,培养人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把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命运有机联系起来,相信广大教师的创造潜能,只有调动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才能充满生命活力。

在管理工作中,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承认教师客观的差异,在分配工作时,依照教师的个人能力和特长进行分工,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构建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教学气氛。对老教师和重症教师给予适当的关照,为老师创造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教师牢固树立敬业的精神和乐业的态度。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之道,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构建和谐校园,应该以人为本,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切实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突出问题,确保学校的稳定和谐,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学校还应重视校园先进文化的建设。利用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精美的雕塑、醒目的标语、优美的画廊、以及草坪和花木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愫;悬挂人物画像,名人名言,中华贤哲等宣传语录牌,起到怡情励志的作用;不断完善图书室、网络教室的管理,让图书室、网络教室成为学生吸取文化粮食的重要场所;建设好夷广传媒广播站、宣传橱窗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牢固树立“和谐协调”的理念及“人和校兴”的意识,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三、充分利用我校人才优势,培养教师合理的梯队。

我校在岗的省管专家、市管专家、特级教师、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等,在宜昌市同类学校中占很大的优势,这些教师是我校最可宝贵的财富,是最有利用价值的资源,这些教师理应受到学校的优待和尊重,同时,要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依托这些资深教师搞好“青蓝结队”工程,在教师队伍中推行“导师制”,采取“一帮一”“一带多”的模式,着力培养青年教师,精心铸造名师工程。

我校青年教师占全体教职员工的二分之一强,有很多是刚新分进的大学生,他们精力充沛,极富热情,思想前卫,易于接受新事物,不足是缺乏经验,规范性不强,如果能把“青蓝结队”工程落到实处,必定能让他们迅速成长,很快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

四、依托教科室,开发校本教程,建立健全“夷陵教学资源库”。

开发校本教程,意义重大:它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我校师资力量雄厚,很大一批教师具备开发校本课程所必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学校设有专门的教科室,完全可以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发校本课程。但当前我校教师在这一点上还很显疲软,原因大概是1、开发过程中需要付出比国家课程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工作量。并且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大都是学校的骨干,工作忙,任务重,仅国家课程就已使他们忙得焦头烂额,再加上参加会议、评课、班级日常管理等一些事情,真正能用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时间已没有多少了。由此,就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大工作量与开发教师在这方面可支配的时间偏少的矛盾。2、学校教务处、教科室统一组织课程资源选择、教材编写等开发活动。即给教师统一分配编写任务,一人编几章,看似是一种合作,但这种合作也只是流于形式,而且期间根本没有校外课程专家、社区人士及学生家长的参与,就很难使教材保持一定的水准。3、经费(一是开发课程所需的经费,二是教师超额工作经费补助)的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学校如果能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好上述问题,必将有力推进我校校本教程的开发和利用。

当前我校的学生用资料基本上还是订购教辅用书的形式,学安的编写还处在剪贴,下载、拼凑阶段,建议学校委托教科室牵头,挑选组织专门的资料编写小组,做到资料自给自足,并依托高考质量、学校品牌效应,推向社会,这样,既能节约开资,还可以开源增收,一举两得。

责任编辑: admin  审核: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