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Campus News

首页 / 校园动态 / 夷陵讲堂 /
【夷陵讲堂】林惠民院士莅临我校开展讲座

中科院林惠民院士莅临我校,精彩解读“计算与智能”

作者 : 2401班 黎宏捷    来源 : 教务处    时间 : 2024-03-31

 林院士照片.jpg
中国科学院大学林惠民院士

       2024年3月29日,备受瞩目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林惠民院士,亲临夷陵中学,为英才班的学子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计算与智能”的既精彩又深刻的讲座。林惠民院士1999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以来,长期致力于理论和形式化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在进程代数的验证工具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他曾荣获1996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其学术造诣深受同行赞誉。夷陵中学工会主席李力主持本次讲座。

主持.jpg
夷陵中学工会主席李力主持本次讲座     

学生听讲座.JPG
学生认真聆听林惠民院士的讲座 1

       讲座开始,林院士与同学们就计算与智能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他首先回顾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而引入了“机械智能机”这一通用电子计算机的概念。随后,他详细阐述了“智能”的内涵,并以物理学中“力”的观念形成为例,深刻剖析了智能的本质和作用,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进步中的核心推动力。同时,他也明确指出,计算机无法完全取代人类,因为缺乏创造性是其固有的局限。

林院士讲座.jpg
林惠民院士讲座1

       接着,林院士从人工智能的角度为同学们进行了科普。他介绍了人工智能的起源,即1956年提出的“机器智能”概念,并区别于“自然智能”。他进一步介绍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三大热点:机器定理证明、深度学习和生成式AI。在机器定理证明方面,他以吴文俊的“吴方法”判定欧式几何为例,展示了计算机在数学证明领域的强大能力。在深度学习方面,他强调了计算机通过大量文本图片的学习和特征分类,构建人工神经网络的过程,并辩证地分析了统计方法的局限性,如误差导致的潜在风险。最后,他着重介绍了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指出其信息来源的扩大和产出物的多样性,同时也提醒同学们要警惕其中的合规性与正确性问题。

林院士特写.jpg
林惠民院士讲座2

       最后,林院士强调了计算与智能概念的清晰界定,并对夷陵中学的学子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在科研道路上发光发热,为我国科学研究事业贡献力量。

认真听讲座.jpg
学生认真聆听林院士的讲座2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向林院士提问。无论是关于量子计算机的前景,还是关于图灵机的研发与看法,林院士都耐心解答,展现了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博大的胸怀。

学生提问2.jpg
学生提问1

学生提问.JPG
学生提问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林惠民院士以其幽默而不失严谨的治学态度,传授了科技之道,解答了智慧之惑,也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向往。他的讲座不仅为夷陵中学的学子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更为他们指明了未来科学研究的方向,让他们对祖国的科学事业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学生感想1:

       在聆听林惠民院士的讲座后,我深感敬意。这份敬意不仅是对林院士个人的,更是对所有致力于科研事业的先驱者和后来者的。林院士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我们揭示了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概念,引导我们深入思考,并纠正了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诸多误解。我深刻体会到,即便是最先进的AI技术,也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正是我们这一代科研工作者需要努力突破和克服的。

       同时,我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从猿人站立到登月,每一步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勇气。科学的起源或许只是祖先对星空的一次好奇仰望,但正是这份好奇心,推动着人类不断前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保持这份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为科学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2401班 吴亦昂)

学生感想2:

       听完林惠民院士的讲座,我再次思考了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甚至取代人类这一话题。讲堂上,林院士用“机械性工作”与“创造性工作”的区别来解答这一问题,但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探讨。

       在荣格心理学中,主体与客体的概念引起了我的注意。主体指的是人或事物的本身及其衍生的思想,与外界无直接关联;而客体则是指除主体之外的所有事物。对于人类而言,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是主体与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对于计算机和深度学习模型来说,它们只是根据从外界读取的信息来做出回应,缺乏“我”这样的主体概念。因此,在处理需要判断和定论的工作时,这些模型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AI在处理某些复杂问题时会出现错误。计算机虽然能处理大量客体信息,但由于缺乏主体的介入和判断,它们无法像人类一样进行主动思考和创造。因此,即便计算机的技术再先进,它们也无法超越或取代具有意识和创造力的人类。

       这使我更加坚信,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是我们独特的优势。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我们更应注重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力,因为这将是我们面对未来挑战的关键。(2402班  覃歆轲)

学生感想3: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中科院院士林惠民先生关于计算机科学的精彩讲座。林院士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我们介绍了计算机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其所带来的巨大便利。

       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编写程序,我们可以构建各种软件来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从而极大地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没有计算机和储存程序的功能,我们的生活将难以想象。

       然而,我也意识到,软件只是对人类智力活动过程的描述,它需要人类的设计和编程才能实现其功能。计算机虽然强大,但它只是一个机械智能机,无法像人类一样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

       对于“智能”这一概念,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和科学的概念。但无论如何,科技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繁荣和进步。

       通过这次讲座,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魅力和挑战。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机遇,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未来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402班  陈禹昌)


责任编辑: wul  审核: Yu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