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Campus News

首页 / 校园动态 / 师生活动 /
科研强校 培育英才--夷陵中学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作者 : 教务处    来源 : 校办    时间 : 2004-07-06

宜昌市第三届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会议典型经验交流


    我校是一所以94.66的高分评估通过的省级示范高中,学校十分重视教学科研工作,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广泛开展科技活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近几年我校科技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1、2003届学生李本贤以五项国家发明专利被保送武汉大学;董望、怀莲以一项国家发明专利被保送华中科技大学;同年我校有4名学生因获创新发明奖被全国重点大学确定为自主招生对象。
    2、2004届学生成林以一项国家发明专利被免试录取中国地质大学;2004届学生宋丹以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及两篇科技创新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被免试录取中国地质大学;2004届学生付拓以二项国家发明专利被免试录取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我校有20多名学生因获创新发明奖被全国重点大学确定为自主招生对象。
    3、2003年我校学生周围发明的作品《学生个人管理软件》参加
    全国大赛,获宋庆龄少年童发明奖优秀创新奖;2003年我校学生黄嵩发明的作品《三峡风情导游航标灯》参加全国在赛,获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优秀奖;2003年我校学生姚宇同学发明的作品《环保网页设计》参加全省大赛获一等奖,参加全国大赛获优秀奖。
    4、在第十九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21名同学报送的18个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占全省获奖总数的5.2%,成为我省获奖最多的学校。 
    5、由湖北省科协、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举办的2004年度湖北省"亿
    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入围作品答辩会在我校举行。我校有付峙东、梅迪、刘露希、许峻四位同学的作品获奖,成为我省获奖最多的学校。 
    6、2001年11月,由张琳老师辅导的6位同学参加湖北省第五届青少年电子制作竞赛3人获"省一等奖",3人获"省二等奖",并荣获"团体优胜奖"。其中彭涛、曾元元、祁宁同学均获"省一等奖"第一、二、三名,弋超、吴亮、张欣同学分获"省二等奖"第一、二、三名。我校代表队是全省获奖级别最高、数量最多的代表队,总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 我校成为全省获金牌总数最多的学校。
    2001年11月,由徐传明、张琳老师辅导的赵佳亮同学参加省第六届高中生劳技操作技能竞赛获优异成绩。其中《机械制图》获省一等奖,《实用电子技术》获"省二等奖"。
    取得这些成绩与市科协的指导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此向市科协、市专利局、市教育局、市环保局等单位的领导表示诚挚的谢意。
    取得这些成绩是很不容易的,是什么原因使我校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显著进步呢?下面谈几点我校开展科技活动的做法:
    1、领导高度重视 
    我校成立了科技活动领导小组,主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付全新老师任领导小组组长,主抓科技创新工作,教务处由一名副主任主管这项工作,年级组、班主任参与其中,加强宣传、督促与管理。以劳技信息组为依托,组成了强有力的科技辅导教师队伍。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目标、任务明确,认真贯彻"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精神,坚持融科学于教育、科学于娱乐之中。
    2、成立夷陵中学学生科学院
    为充分挖掘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创造潜能,调动了学生热爱科学、创造发明的极大兴趣,我校成立了"学生科学院"。夷陵中学学生科学院名誉校长由分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付全新老师担任,院长、部长均由学生担任,制定了夷陵中学学生科学院章程,聘请了20余名省、市科技专家作为学校常年科技辅导教师组成的导师团。学生科学院的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注重学生的能力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成立学生科学院将发明创新有兴趣的同学集中在一起,学习交流,相互切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
    3、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家长及有关部门的支持
    为了使学生了解科技创新,破除对科技创新的神秘感,我们请科协曾部长为学生作辅导讲座,杨校长多次为学生作动员,教务处万主任亲自几次为学生及家长作辅导讲座,年级组也多次为学生作政策宣传,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发明的积极性。
    4、开设了发明创造兴趣班
    我校成立了学生发明创造兴趣班(45人左右),每周上课或活动1-2次,由信息组黄正荣老师授课,由张琳、杜清龙、徐传明、付浩、苏柏林等老师负责创作指导。学习发明的三特性,发明的现状,通过一些已经申请专利的发明摘要了解发明的具体内容。要求同学们从身边做起,带着看问题的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然后探讨解决。我们身边的发明才具有实用性。通过互联网搜索自己的想法是否已经有人解决了,并申请了专利,避免重复工作,达到发明的新颖性。针对每一次竞赛,我们布置到人,提前准备。先自己按要求完成初稿和填写表格,然后进行修改,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填写表格,按时输入打印成正式的文章和表格,准时上报申报材料。
    5、制定我校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实施方案,每年举行一次科技周活
    动在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过程中,选择科技实验楼为活动场所,以组织实施"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为主线,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把科学理论、科学思想转化为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广泛组织各类适应科技发展,适宜青少年特点的科技活动。
    我校科技活动是根据市科协、市教育局下达《宜昌市首届青少年科技节》的通知所提出的各项竞赛活动要求来进行安排的。具体工作安排由教务处负责,以信息技术组教师为科技辅导骨干力量,将各项科技活动的组织、辅导工作落实到个人。
    以发明创造项目比赛为例,首先展开校内评比,再将优秀作品推荐参加宜昌市首届青少年科技节竞赛项目的评比。对参赛作品按照国家级水准进行严格把关,将学生发明创造作品,按照国家级科技创新大赛评选标准的"三自原则"和"三性原则"进行初选,将选出的较为优秀的作品送到市专利局,请专家进行审核点评,将精选出的优秀作品经过进一步地完善和改进,报送市科协进行参评。
    组织选拔动手能力强、富有科学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参加电子制作竞赛。首先由市科协牵头,安排我校相关负责人参加竞赛培训,然后由辅导教师对报名参加该项竞赛的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培训时间根据各年级的课外活动时间和其他时间(如学生午休时间等)灵活处理,以便将学生的课余时间尽可能充分利用上。由于竞赛时间紧,辅导量大,责任重,为了力争在科技节中取得优异成绩,辅导教师经常义务加班加点,甚至一直工作到深夜,有的辅导老师生了病仍坚持履行职责,忘我工作,正是通过不断落实科技活动工作常规化,提高科技辅导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使我校在历次科技活动中迈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
    为配合宜昌市科技节,我校每年在10月份进行一次科技周活动,在2003年10月13日-17日开展了科技活动周活动中,开幕式上杨校长亲自为学生动员,多次开会专门会议布置此项工作。科技活动周活动的内容有:①发明创造作品创意设计竞赛;②科学论文竞赛;③科幻小小说竞赛;④优秀科技实践活动竞赛;⑤遥控车模竞赛;⑥电子制作竞赛;⑦电脑绘画竞赛;⑧美术绘画作品竞赛;⑨物理、化学、生物实验竞赛;⑩科技电影(横空出世)。高一、二各班积极参与,参与面达70%以上,有些班达95%以上,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热情高,气氛热烈。
    参赛各项经过评审小组严格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其中发明创造作品:一等奖15人,二等奖17人,三等奖37人;电子制作竞赛:一等奖6人,二等奖9人,三等奖11人;车模竞赛一等奖6人,二等奖9 人;科技论文一等奖7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15人;电脑绘画作品一等奖11人,二等奖13人;美术绘画作品一等奖11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11人;科幻小小说一等奖10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12人。
    高一物理趣味实验竞赛:105班、113班获一等奖;110班、115班获二等奖。高二物理趣味实验竞赛:214班、206班获一等奖;205班、212班、211班获二等奖。高一化学实验竞赛:105班、115班获一等奖;114、113班获二等奖。高二化学实验竞赛:211班、213班获一等奖;207班、210班获二等奖。高一标本收集竞赛:108班获一等奖;107班获二等奖。高二显微镜观察竞赛:213班获一等奖;207班、203班获二等奖。
    根据学校科技周及宜昌市科技节的各项成果,学校制定了科学的记分办法,综合小发明、电子制作、车模、科技论文、科幻小小说、电脑画、美术画、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十项得分,年级前三名获团体总分一、二、三等奖。一等奖:113班(班主任邓艳红)以124分获一年级团体总分第一名;213班(班主任张慧玲)以77分获二年级团体总分第一名。二等奖:108班(班主任聂新)获一年级团体总分第二名;204班(班主任陈金文)获二年级团体总分第二名;三等奖:105班(班主任陈萍)获一年级团体总分第三名,110班(班主任熊闯)获一年级团体总分第三名; 202班(班主任杜承忠)获二年级团体总分第三名。
    在宜昌市首届青少年科技节活动中,夷陵中学被评为首届青少年科技节"先进集体"。在电子制作竞赛、车模竞赛、空模竞赛三大竞赛项目中,我校代表队一举夺得电子制作竞赛、车模竞赛两项团体第一,另获空模竞赛团体第二的好成绩。
    在宜昌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节活动中,夷陵中学被又评为科技节先进集体,电子制作竞赛获得高中组第一名,遥控车模竞赛获高中组第二名,在科技发明、电子制作、科技论文、遥控车模、科幻小小说等竞赛中获奖90项,其中一等奖11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25项,优秀奖29项。
    6、将创新发明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我校于2000年秋开始开展研究性学习,2001年秋季开始,我校研究性学习已成为每一个学生的选修课程,每学年对每一个学生考核一次,学校聘请专家评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0篇,学校评出一等奖10篇作品的参与者还要进行论文答辩。《湖北日报》2002年4月4日B1版头条以《夷陵中学研究性课题活动有声有色》为题,作了详细报道。《宜昌日报》对此作了大量篇幅的专题报导,为全市开展研究性学习起到了示范作用,省内外20多所中学先后来我校交流学习。2002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百所中学校长论坛"交流,产生了广泛影响。 2002年湖北省教育厅授予我校"湖北省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试点学校"光荣称号,全省仅有52所学校获此殊荣。
    今年我们共收到学生研究性学习论文500多篇,从中精选50多篇编成一本质量较高的学生研究性学习论文集《三峡-我的家乡》,这本书的主编易佳、副主编刘月岑、编委、责任编辑均由学生担任。封面设计以学生设计的200多帧中精选的一幅,其创意可与专业人员媲美。
    2002年8月,全国"多元智能"项目学校云集北京,交流"多元智能"研究的经验。夷陵中学作为西部地区的唯一代表,副校长付全新在大会上作了《在研究性学习中开发学生潜能》的发言,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赞誉。
    2004年5月,"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暨DIC国际合作项目第三届年会上,我校作为华中地区唯一的一所项目实验学校,其研究动态和目前已取得的成果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的关注,琼·梅克教授对我校把"多元智能"理论与我校原先进行的"问题探源法"有机结合,在"问题连续体"的研究上走在其他项目学校前面感到十分难得。项目组对我校的成绩予以高度肯定并嘉奖。我校付全新校长的《问题探源教学策略推介》和吴益民老师的《"问题连续体"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获得论文一等奖,万东主任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获得二等奖,其中吴益民老师的文章在论坛上得到了宣读,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得到了高度评价。
    7、常请专家讲座
    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科技创新兴趣,我们先后聘请了华中科技大学王宗军教授、三峡大学冯笙琴教授、710研究所赵国工程师等为学生作科技讲座,学生收获很大。
    8、表彰先进、树立典型
    学校每年进行一次科技活动对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对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都要进行表彰,学期结束,学校要评优秀科技之星,学生科学院授予学生小院士、研究员称号,对辅导作品竞赛获奖的老师,评选市优秀科技辅导员及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如张琳、苏柏林、徐传明等老师。
    时代飞速发展,教育日新月异,我校将继续努力,与时俱进,加大教育科研的力度,为把我校建设成国家级示范高中而努力奋斗。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2004年7月10

责任编辑: admin  审核: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