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Campus News

首页 / 校园动态 / 教学教研 /
夷陵中学申请省级示范学校复评报告(全文)

作者 : 杨碧君    来源 : 校办    时间 : 2003-03-13


  以省级评估为契机 不断推进教育创新  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申请省级示范学校复评报告

   
   

夷陵中学校长杨碧君在报告会上

     2002年5月20—24日,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专家评估组,通过“听、看、查、测、访、谈”等多种形式,对我校办学水平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估,综合评分94.66,认定我校达到了湖北省普通中学综合办学一等标准,并写出评估报告,于2002年8月26日出版的《湖北教育督导通报》(2002年第5期)全文刊发。

    在这次评估中,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的领导和专家们对我校综合办学水平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我校多年来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使我们倍受鼓舞。同时,评估组也客观地指出了我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为我校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评估组离校后,学校领导班子立即组织全校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报告,深刻反思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讨论省级评估的整改意见。通过讨论,全校教职工形成共识,要以省级评估为契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按照我校“以人为本,为学生的一生发展作准备”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的要求多作贡献。

     经过半年来的整改,我校办学水平在省级评估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大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中层干部全员竞争上岗

    早在1998年8月,我校即制定并经学校四届二次教代会讨论通过了《夷陵中学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推行“四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2000年3月,我校以干部任用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试行部分中层干部和年级组长竞争上岗,首次打破传统用人制度;2002年8月,我校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市教育局[2002]5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校内机构设置,制定了《夷陵中学中层干部全员竞争上岗实施细则》,推行中层干部全员竞争上岗,通过全校动员、个人申报、资格审查、竞岗演说、民主测评、专家考评、学校量化考核、任前公示,最后由校长聘任。本次改革,中层机构由原来的7个撤并为4个,中层干部由原来的11人精减为7人,使机构设置更加规范,队伍结构更加合理。此举在全校教职工中引起巨大反响,标志着我校以推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为目标的用人制度改革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我校继续试行教职工聘任制。经过综合考评,2002年8月,我校解聘了师德水平和教学能力欠佳的两位教师。

    根据省政府教育督导室 “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的要求,我校在原已初步形成培养青年教师系列措施的基础上,推出新的举措,以优惠条件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采用量化评分的方式,根据评分多少,分别给予1—5万元安家费。2002年秋季,我校首批引进了华中师大化学系应届毕业考上硕士研究生的张慧玲和获得历史系双学士学位的肖鹏飞。半年来,两位优秀大学毕业生不负众望,在各自担任的班主任和教学工作中表现出色。

    2、师德师风建设

    我校结合市教育局[2002]62号文件精神,在全校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确立9月为“师德教育月”,制定了《宜昌市夷陵中学师德教育月活动方案》,活动主题为“实践三个代表,恪守师德规范,抵制以教谋私”。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1)学习“三个代表”理论和教育法律法规

    我们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7.1”讲话、“5.31讲话、《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法》、《教师法》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让全校教职工进一步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组织教师重温《教育学》、《心理学》,引导教师自觉遵守教育规律;

    (2)组织教师参加宜昌市城区教师“万人签名”活动,公开向社会承诺;

    (3)听师德模范报告会;

    (4)对照市教育局62号文件列出的违反师德的8条不良表现,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5)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设立师德师风监督岗,设立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组织“百名家长看学校”,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各类座谈会,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评选师德模范。

    经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我校教师的师德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学校努力营造校园氛围,形成好的小气候。教师队伍整体思想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形成了我校教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严谨踏实、博学善导”的良好形象。我校师德建设的经验得到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杨碧君同志作为宜昌市高中校长唯一代表,将于4月中旬开幕的“湖北省中小学师德论坛”上以《加强师德建设  推进教育创新》为题予以交流。

    二、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省级评估以后,我们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以推行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引入课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1、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校在加强教学常规过程管理的同时,每学期均举行各类教学竞赛活动: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优秀教案评比、优质课件制作比赛、优秀论文评比、青年教师“五项全能竞赛”等。根据省级评估报告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把教育科研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科教学改革上”的指示精神,2002年秋季学期,我们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开展了以“问题探源教学策略”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确立10月为课堂教学质量月。按照新的课程标准,以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整个活动分三步。

    第一步,全面动员,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计划、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理念,聘请湖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等专家为全校教师作课堂教学改革报告和课堂教学改革案例示范;

    第二步,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每人上1—2节公开课,并组织教师听课评课;

    第三步,各学科推选代表参加全校优质课(示范课)竞赛,要求全校教师全部参与听课评课。

    活动自9月20日开始,历时一月,全校专任教师130人中,95%上了公开课,各学科共推荐12名教师上示范课, 6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语文、化学、生物三学科教师在2002年宜昌市优质课竞赛中获全市第一名,并被推荐代表宜昌市参加全省竞赛,均获省一等奖,继续保持了优质课竞赛获奖人数和等次全市第一的位置,《宜昌日报》先后对此作了报道。

    “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把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推向了高潮,促进了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自觉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我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更加深入。2002年10月12-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十四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研讨会上,我校体育组代表宜昌市参赛,获研讨课中学组一等奖、论文一等奖。与会专家对我校体育教学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

    2、加大教育科研力度,科研成果走向国际讲坛

    我校在省级以上立项课题有11个,省级评估前,部分课题已结题或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2000年开始,我校在全省率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试点,之后推广到全校,我校研究性学习取得的成绩经《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和《湖北日报》等媒体报道后,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如何把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改革和立项课题相结合,成为全校教师思考的新问题。我们认真反思总结了近年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探讨将之与我校国家级立项课题《借鉴多元智能开发学生潜能实践研究》(DIC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结合的途径,以期将研究性学习上升到理论高度。经过课题组充分酝酿,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研究性学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把理论认识、具体做法和经验体会整理成文—《在研究性学习中开发学生多元智能》。此文在2002年8月北京《多元智能评价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并作为大会五篇宣读论文之一,受到与会中外专家高度关注,被评选为全国优秀论文。

    3、成立国际部,加强对外交流

    按照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要求,作为一所省级示范学校,必须加强对外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省级评估以后,我校把对外交流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战略考虑,先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1)成立国际部

    2002年暑假期间,由杨碧君同志带领英语骨干教师赴上海进才中学、华东师大附中考察,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做法,酝酿成立了“夷陵中学国际部”。国际部定位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开发国际合作项目”,组建了国际部班子成员。

    (2)聘请外籍教师

    我校继续与省市外事办合作,选聘高学历外籍英语教师来我校任教,保持外籍教师相对的稳定性,2002年秋季至今,我校聘请了英国青年硕士Richard为全校各班授课。同时,邀请来我国访问的美国佐治亚州福克斯大学迈克尔.艾伦教授来校讲学,使我校师生有机会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比较东西方语言文化艺术的魅力,兼收并蓄,开阔视野,发展能力,为我校部分学科开展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

    (3)开展英语竞赛活动

    我校在有外籍教师参与下,先后开展了英语笔试竞赛和英语口语演讲比赛,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全国英语能力竞赛,先后有36名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多人次获全国英语竞赛一、二、三等奖。这些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

    (4)与外籍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我校与澳大利亚南澳高中等国外中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签定合作协议,开发合作项目,为双方互派师生进行教育文化交流开辟了直通渠道,近两年来,我校高中毕业生有10余人赴澳大利亚及美、英、法、加、瑞士等国家留学。

    2002年8月,我校选派鲍殊佳老师赴加拿大进修学习三个多月,之后加方选派青年教师Audrey来我校交流学习,并任教高一年级英语口语课,这一成功试点为我校对外交流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4、开展科技发明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02年秋季学期,我校先后与中国船舶工业总工司710研究所、地质矿产部502研究所、上海证券上市公司安琪集团签定协议,建立了我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基地,为学生科技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2年10月,由宜昌市科协、市教育局等四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宜昌市首届青少年科技节”竞赛活动中,我校选送的科技创新、电脑制作作品,有13件获一等奖,12件获二等奖,36件获三等奖;在电子制作、车模、空模三大竞赛项目中,我校夺得电子制作和车模两项团体第一,全校共有21人获一等奖,124人获二等奖。三(3)班李本贤同学以“新型自动钢笔”等四项获奖发明(均获国家专利)获宜昌市“十佳青少年科技之星”称号,并被武汉大学免试提前录取。徐传明老师获市“十佳模范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苏柏林等四位老师获“科技活动先进个人”,学校被授予“先进集体”光荣称号。科技发明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办好“宏志“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按照“四有”人才的目标培养和教育学生,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受到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估组的一致好评。

    省级评估以后,我们以开办“宏志班”为契机,以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重点,努力实施德育创新,开创了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宏志班”的开办,是“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向高中教育阶段的延伸,是继“希望工程”之后党和国家关怀广大西部地区贫困学生的又一重大举措。湖北省首次开办“宏志班”即选定我校作为承办学校之一,体现了上级组织对我校的高度信任。我们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出发,重视“宏志班”工作,成立了“宏志班工作领导小组”,选派优秀党员担任“宏志班”班主任,配备骨干教师任教,建立“宏志班”专题档案。

    我们从“宏志班”的招生开始,严格把握政策,按照“品学兼优、特别贫困”的标准,面向鄂西10个地市州择优招收了50名学生;开学时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及市领导出席并讲话;开学后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军训。我们发动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结对帮扶“宏志班”学生,以此激发全校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意识。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协作与竞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为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事件,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在全校举行大型历史剧晚会,晚会寓教于乐,生动活泼,学生参与面广,使他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宏志班”学生备受关怀的同时,在班主任引导下讨论怎样关心他人、关心学校、关心社会,他们自发组织起来,义务承包全校所有班级2000余名学生的信件发送,利用课余时间到后勤服务中心和图书室进行义务劳动,在全校学生中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学校重视德育工作第二课堂的开辟,在原有五个德育基地的基础上,又与学校驻地南苑小区开展社区文明共建活动,组织全校学生定期到南苑小区参加义务植树劳动、帮助贫困孤寡老人,春节期间给曾家湾村民送春联上门,到科技活动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我们组织全校学生收看“十六大”开幕式盛况,组织学生学习“十六大”报告,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并把这种使命感转化为社会责任感,转化为报效祖国而勤奋学习的动力。

    省级评估以后,我校以爱国主义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为重点内容的德育工作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们坚信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同时,我校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原已初步形成校园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设施,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2002年秋季学期,学校投资10余万元购买了5台钢琴和40人规模的管乐队乐器,新成立了师生管乐队、篆刻兴趣小组、声乐爱好小组、网络技术小组等课外文化活动小组。学生课外活动呈现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良好局面。

    四、完善后勤改革,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办学条件

    1、完善后勤服务改革

    我校稳步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2002年9月,成立了“夷陵中学服务中心”,将食堂、商店、油印、学生公寓等管理从总务处分离出来,优化了资源配置,理顺了管理体制,有利于核算教育成本,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服务中心开展“优质服务月”等活动,强化服务意识。运行半年以来,后勤服务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市卫生防疫站今年10月对全市城区中小学学生食堂卫生大检查,我校食堂各项指标合格率100%,是城区高中食堂卫生唯一达标学校,并被湖北省卫生厅授予“全省百家食品卫生先进单位”。

    2、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和优化办学条件

    省级评估以后,我们积极争取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支持,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办学条件。

    (1)学生公寓E栋(3000余平方米)于2002年秋季开学时正式投入使用,

缓解了学生住宿相对拥挤的矛盾;

    (2)校卫生室采取与医院联办形式,扩大面积,增加了打针输液服务,服务功能得到规范和完善;

    (3)食堂和教学楼扩建工程于2002年10月破土动工,2003年5月可竣工投入使用;学生浴室扩建工程已审批立项,将在食堂扩建工程结束后立即开始施工,2003年秋季可投入使用。

    (4)新征土地20亩,用于建设学校体育馆、艺术中心,土地平整工程由武警水电部队援建,可省资100余万元,于今年2月5日开工,预计3月底前可完工。体育馆、艺术中心的建设将在年内起步。

    (5)校园网已于2002年10月宽带接入国际互联网,并在全面改版后与夷陵中学国际网站合二为一,以界面美观、内容活泼、图文并茂、更新及时而赢得省市教育厅(局)领导的高度评价,《三峡·宜昌网》和《湖北教育信息网》作了链接,成为宣传学校的重要窗口和学校管理、教师办公以及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6)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正依照《夷陵中学校园绿化规划整体方案》逐步得到落实;

    (7)校门前道路改扩建工程列入宜昌市2002年“十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已于2002年12月底前建成通车,学生上学交通不便及安全隐患已不复存在。

    (8)关于班额问题。由于2002年正值高中入学高峰期,根据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安排,夷陵中学扩大招生规模,致使班额超编。经学校研究,报经市政府和市教育局批准,夷陵中学2003年秋季将严格按标准班额招生,每班最多不超过60人。

    2002年是夷陵中学大发展的一年。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取得了教育教学质量全面丰收,唐杰慧、田宁同学在2002年高考中分别以691分、683分获全市理科第一、三名,整体高考上线率居全市前列。2002年12月31日,应宜昌市教育局安排,杨碧君同志以《积极探索教育创新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为题,在全市高中工作会议上全面介绍夷陵中学的办学经验,受到与会领导和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

    2002年也是夷陵中学办学历史上获得省级荣誉最多的一年,学校通过了省级示范学校和省级文明单位的评估验收,并先后被授予“湖北省绿色学校”、“湖北省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普高研究性学校试点学校”、“湖北省初中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示范项目计划学校”、“湖北省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湖北省优秀考点”、“湖北省百家食品卫生先进单位”以及“宜昌市文明单位”等一系列市级荣誉称号。学校领导班子再次被市教育局评为“五好班子”。

面对半年多来我校的发展变化,我们由衷地感谢省政府教育督导室,是省级示范学校的创建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契机。我们要以创建省级示范学校作为新的起点,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开拓创新,为开创夷陵中学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而更加努力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同时,在夷陵中学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热切地期待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的领导和专家们继续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        

                                           宜昌市夷陵中学

                                           2003年3月8日

责任编辑: admin  审核: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