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Campus News

首页 / 校园动态 / 教学教研 /
宏志生感悟北京

作者 : 感谢    来源 : 校办    时间 : 2005-07-23

                                朝圣之旅

                                       揭海军


    虽然现在很少人信仰宗教,但于每个平凡的中国人心中,总有一种北京情结:从古代的赴京赶考,朝见天子;再到后来传唱大江南北的《我爱北京天安门》;再到现在全中国对2008奥运会的无限向往。地图上那个闪闪的红星永远闪耀在我们心中。
    自己能有机会到北京实在是一种幸运,一路上我就像一名虔诚的穆斯林徒每走十步都要俯地朝拜,想象着北京的种种好处,我与她相遇的浪漫与新奇,所以虽然坐了20个小时火车,我仍然心潮澎湃。来到古典与现代融合,激情与稳重共燃的北京,我就像一名佛教徒皈依在舍利子前,接受心灵的沐浴与灵魂的洗礼。所以我把这次北京之旅称作朝圣之旅。
                                                 理想的朝圣
    记得很小时候就听大人们提起清华北大,说那是全国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进的学校。于是在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那金壁辉煌的大殿,身穿博士服的饱学之士谈笑风生,感觉那么可望而不可及。于是我就天真地问妈妈,有没有比清华北大差一点,但比其它学校都好的学校,当然有,妈妈肯定地说-中国人民大学,一出来就可以当官的。于是很长的时间我都在想我一定要上人大,把爸爸妈妈都带到北京。
     自己慢慢长大,便懂得了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同样不想上清华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让我坚定这个目标是初三那年,系统的训练让我对知识有了准确的把握,也让我对未来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其实只要努力,那看起来的不可能就有可能。就像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到北京时正值暑假,大学生大都已经回家,不过由于游人的增多,校园里倒有些少有的繁忙。不过这有着百年历史,历经战争洗礼的校园却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包容着或尊敬或向往的人们。像一位历经沧桑却精神矍铄的长者,令人不能不有敬仰之情。
     信步走在校园之中,阳光穿过树的缝隙点出处处光斑,路两旁的红砖建筑时隐时现。偶尔路过的大学生也是神色淡然,有着清华学生特有的自信与沉着。
     没有北大的优雅与多情,没有武大的樱花灿漫,也没有港大的现代气息。但于朴素简约之中我感受到一种严谨与稳重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一步一步地前进。
     但如果说清华内没有风景那就错了,最著名的要算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我们到时荷花正开得盛,有含羞待放的花骨朵,有正在怒放的,或藏在荷叶之间,或挺立在众花之上,你争我夺,好不热闹。远远望去,是一片绿的海洋。
     站在校园之中我久久不愿离去,我不断的告诉自己,这就是清华,让我感觉清晰的不真实,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我想明年的一切将会更真实。
                                                    文化的朝圣
     物质的发展让社会飞速地前进,但也让人们精神缺失,丧失对文化的嗅觉。一墥墥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座座城市向着国际化大都市迈进。在西北荒漠化逼近北京的同时,文化的沙漠也在向这六朝古都袭来。
    余秋雨说长城和都江堰涵养了中国五千年,之前觉得有些夸张,但当我真正来到长城脚下时,一层一层的石砖铺砌起来,弯弯延延直至看不到边际。堆砌起来的是历史和文化,有孟姜女跨越时空的悲泣,有"秦时明月汉时关"感叹,有"万里长城永不倒"的雄浑。从山海关到嘉峪关,横亘在北方,就像中国的脊梁,是我们民族的支柱。
     一步一步向上爬去,并没有感觉身体有多累,可那青灰色的石块所散发出的沉重的文化气息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想起无数被征发的壮年死在这荒凉之地,想起多少朝代在此抗击北蛮,想起多少帝王的雄心壮志与无奈戍守。望着两旁苍翠的青山,我一时难以释怀,唯有静静地站立,静静地呼吸,静静地体会那份沧桑与深沉。
     长城在北京的边缘,而故宫则在北京的中心,也是北京的象征。离封建时代已有许久,但社会不断进步始终不能阻断我们的文化根源。所谓天子脚下自然有着帝王之气,我想这种气息最能体现在故宫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加上青红色的漆木是它的最好体现。
    檐角飞扬,龙凤飞舞,越走我越害怕,这就是皇宫?这就是无数皇帝走过的路,无数官僚,无数儒生都日日夜夜梦想的地方?要是在当时可是多大的荣耀,可如今已经人潮涌动。周围的建筑都在维修,但几千年以后,几万年以后,它还是会消失。于是我便陷进无尽的伤感之中。
    等到到了御花园之后,看到那古老却健壮的松柏,心中突然一片豁然,这古老的皇宫正坚定地告诉我们,过去我在,现在我在,将来我还存在。它的霸气仍然在,就像我们的民族,有一日必将振兴。

    一路走过,我的犹豫与迷茫已被洗净,这次朝圣之旅,让我一生难忘。

                                               京都掠影

                                              王敏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北京都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这里有国际大都市的繁华,也有古典小城的幽静。她是新中国繁荣昌盛的象征,是与世界交流的窗口,同时她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传承的象征。从百万年前标志着人类文明起源的北京人遗迹,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燕赵繁荣,从一千多年前的北朝文化,到元明清三朝古都,古老的北京城同中华民族一起成长,一步步走向文明。 除了热闹繁华,历史悠久,北京这座城市最吸引我们这些莘莘学子的地方恐怕就要数这里云集的名校了, 一个北大,一个清华,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然而她们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我常常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走入北大清华,感受一下中国顶尖大学的风采,听一听博学多才德高望重的教授们讲课,那将是一件多么幸 福,多么骄傲的是啊!
  这个夏天,是幸福的夏天,因为我终于有机会到梦想过千万次的地方。
  初次来到北京,心中的兴奋不言而喻。这里有古老的城楼,城墙,也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这里随处可见金光闪闪的琉璃瓦,也可以看到光彩照人的玻璃墙壁;这里的河流上架着汉白玉雕刻的美丽石桥,宽阔的公路上也有交错盘旋的立交桥。这里处处流露着古典的美,却又同时展现着现代的繁华。北京,真是一个不一样的城市。
  坐在车里欣赏着北京市区的风光,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燕园的大门口。不愧是百年老校,连校门都这么古色古香:青色的琉璃瓦,大红的门柱,色彩鲜艳的梁画,两边还蹲着两只威武的是狮子,要不是看到门上高悬的书有"北京大学"四个字的牌匾,我还以为自己到了古时的哪个大户人家的门口了呢。
  进入北大校园内,里面的风景更是让我吃惊:顺着林荫小道向前走,两边是幽幽绿草,参天古木,每走几步就会看到一座别致的小亭子或是金瓦朱门的小屋,漫步其间,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逛公园。虽然和我们一样来领略北大风采的游人还不少,但大家都在低声交流着,仿佛不愿打扰这里的宁静。也许,古朴,宁静就是北大的特色吧。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著名的未名湖畔,看微风拂过,碧水荡漾,垂柳依依,对面高耸的博雅塔倒影在湖 中,随着涟漪弯了又直了,一切仍是那么安静祥和,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世外仙境。能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中静静的读书学习一定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
  碧波荡漾的未名湖渐渐离开了我们的视线,接下来我们驱车前往清华园。清华给人的感觉和北大完全不一样。就像北京融合了古老与现代一样,北大是古朴的,而清华则透着一丝现代气息,虽然这里也有不少的古建筑,却不乏西式建筑,现代雕塑给人一种与时俱进的感觉。这里不像北大校园那么宁静,参观的人很多,导游的介绍,游人的赞叹声不绝于耳,使得清华园里多了几分人气。
  读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一定会对这里的荷塘充满了无限的向往。虽然是白天,没有如银的月光,但我们早已迫不及待地要领略那满塘荷花的美景了。正值盛夏,荷花开得特别好,碧绿的荷叶铺满了碧绿的池塘,在层层叠叠的叶子中一朵夺粉色的荷花亭亭而立,真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满塘的荷花正以她们蓬勃的生机来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荷塘的旁边就是清华的象征--"水木清华",这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古典的建筑处在山水之间,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两边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 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让人浮想联翩。
  才一转眼的工夫,我们短暂的校园游就告一段落了。静静地,我走了,正如我静静地来,我挥一挥手,作别满塘的荷花,林间的鸟儿,天边的云彩。
   我们的行程总是那么匆匆,四天的北京之旅很快过去,我又要向她道别了。古老的北京城让人的心灵感到宁静,现代的北京城让人看到新时代的紧张,催人奋进。我爱北京,爱她的古老,也爱她的繁华。

                                                   

                                                          温情永在

                                           龙苗苗


七月的风吹起了缕缕温情,将我吹到了祖国的心脏,我怀着无比兴奋的感情聆听火车车轮和车轨相互亲呢的声音,隔着山川河流的距离,想象着那忧伤的美丽。
京畿之地碾过了滚滚历史车轮,留下了深深印痕:它见证了元朝一度绽放的光华,也忍受了外来侵略者的蹂躏。它无法忘怀英法联军持罪恶之火烧毁圆明园的那天:火光映红了天,渲染出一片血红,衰草萋迷,在风中低泣,它们伴着圆明园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垂不朽,用天地间最有力的控诉――沉默,斥责着"文明人"的罪行。胡琴的咿呀早已退出了老北京的胡同,流行元素纷飞在高大的水泥钢筋混凝土建筑和低矮的红砖青砖平房,淡褪了昔日容颜的北京引入了现代科技,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成为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国家的眼睛。
列车在20多个小时的奔驰后驶入了北京西站,我结束了自己的想象之旅,开始了在现实中的旅行,等待领略厚重的文化积淀如何来敲开一个学子的心扉。
迎接我们的第一站是"宜昌之家",厌倦了高楼的我能在这里发现如此雅致的小楼,内心十分欣喜,对北京之行充满了信心。看着那些将小楼包围的绿色植物在夏日的阳光下绽放青春的活力,旅途的劳累被放飞在北京淡蓝的天空。宜昌之家的叔叔阿姨们的热情招待更是如一丝凉风,吹走了留在身上的余热。北京的夜幕降临,静静地,我在宜昌之家的港湾怀着美好的期待进入了梦乡。 
在北京游玩的第一天太阳休假,云朵出来放哨,我们去了长城。我怀着几分崇敬,也有几分忐忑。刚刚登上长城,放眼远望,云雾缭绕,长城即冈峦之体势蜿蜒盘旋,我身临其境才知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抚摸着块块青砖,我似乎能够听见民众的呻吟,看见他们落入土地的颗颗汗珠,细细品味着孟姜女哭长城的千古绝唱,遥想着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的磨擦和融合:此时我才真正体会了文人墨客们在此地留下的无数诗篇是源于怎样的情感,也许他们内心充满着无尽的时间和空间的深邃感。
在长城,这份感觉因为一出"好戏"而弥足珍贵。时值暑假,中外许多游客们慕名而来,长城忍耐不住寂寞也开始喧嚣起来,小摊的叫卖声,游人的喧闹声,照相机的喀嚓声相互交融,又相互排斥。在去往长城最高峰好汉坡的某个眺望台,发生了一件交通拥堵事件,我十分有幸见证了这一事件的一幕,并且还亲身体验了什么叫做"窒息":上坡的人要上,下坡的人要下,两队人彼此各不相让,导致一大群人堵在路口,上不能上,下不能下,有些同志一有机会就往前挤,更加剧了双方的困难。我在人群中几乎无法动弹,只觉得陷入了深渊,如此无助。最后,我被挤出来了,对着天空长叹一声,回想起刚才的一幕,眼眶有些湿润,为什么我不能站出来!想到自己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不文明的现象如此愤恨,却又在事情发生时如此怯懦,我深感惭愧,我有什么理由如此愤世嫉俗,我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愤怒。
人会在旅游地里陷入浪漫的感情里,可是此时想要逃脱世俗的我却又不自觉地陷入到了匆匆的浊流。
从长城回来,总也抹不去内心的忧伤,直到第二天在北大才找到了一些安慰。
进入北大,漫步于石子路,穿梭在几座石桥,聆听着鸟鸣声,找寻着北大的梦。未名湖畔有你醉人的疼痛,每年7月都有毕业生从石舫上跳入湖中,演绎着一次"来了又走了"的庄重的告别仪式。你凝视着一个个学子走出燕园,没有挽留,你是他们心中的海洋:"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藏在水底/灵魂们都是一条鱼/也会从水面跃起。"不忍心打扰北大的清静,我没有做过多的停留,只期待着来年能够在它的荫敝下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追寻迷人的"一塔湖图"。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是在那里。所以,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去走那片森林,达到理想的彼岸。
我还未从北大的梦里醒来,就被硬拉着去了天安门广场参加升旗仪式,凌晨里还未褪去的睡意被游人们的狂奔所打扰,我也开始清醒起来。国旗护卫班的战士刚刚露面,人群中出现一阵躁动:有的往前挤,为了看得更加清楚一些;有的举起了手中的相机,留下了一张宝贵的照片。东方有一丝红晕,国歌声响起,国旗冉冉升起,如此庄严肃穆的场合怎么会出现有人到处走动的现象,还不时传出嘻笑的声音,难道热爱祖国就仅仅是这样吗?回来的路上突然发现夜晚的北京如此宁静,不禁想起了上海夜晚的霓虹,车流不息。正应了余秋雨先生的话,京都历史的焰火足够照亮夜空。
回味了几天的京都古迹,最后我们在大都市领略现代风情,同行的几个人一起漫步北京的商业步行街――王府井。礼品店里精致的小物件看得人眼花缭乱,书店里的气氛更让人叹惋家乡书屋的冷清,服装店、珠宝店、咖啡厅、韩国小吃店、艺苑等应有尽有。我想起了家乡小镇人守着一份古老宁静,对新事物也漠不关心,他们和北京人们相比也许生活比较单调,但他们依旧活得如此坦然,也许他们平庸,但他们有一份平庸的快乐。回来的时候迷了路,向一位老婆婆问路,她告诉我们向南边走,我和同伴顿时傻了眼,也相视一笑,这才是真正的老北京人,谢过她之后我们凭着记忆走了回去,老婆婆的话还留在我们耳旁,成为了北京人们在我们这些外地人心目中无法磨灭的印象。
社会向我们这些贫困学生伸出了援助之手,促成了我们的北京之行,我们也应该学会报恩。从北京回来,我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内心多了一份坚定,同时也时时记挂着这永在的温情,也许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会将我内心的怯懦驱逐出去,我会用心去回报这个社会,回报所有的好心人!

 

 

 


 

责任编辑: admin  审核: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