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Campus News

首页 / 校园动态 / 教学教研 /
观察社会,思考人生--辩论赛精彩回放

作者 : 陈鹏    来源 : 校办    时间 : 2005-06-21
 

高二年级“外来文化的涌入对本土文化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主题辩论赛决赛已经过去四天了,但是这次历时一个月的系列辩论赛在夷陵校园掀起的思想飓风和语言风暴却是余波未平,余韵缭绕。辩论赛结束之后,许多观众和未能现场观看的热心人士对辩论赛未能全程录像表示遗憾。为了弥补这些缺憾,为了记住闪亮的历史时刻,我们将辩论赛的精彩片断整理上网,以飨观者。

正方开篇陈辞正方一辩:李双伶,211班

主席好,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外来文化的涌入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利大于弊。

首先,什么是文化?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判断某种事物利弊的标准是其是否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并不否认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是瑕不掩瑜,大量事实证明,其有利影响远大于弊端。展开历史画卷,我们可以看到:腓尼基古代文字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传播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岛国日本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将其与本土文化有机结合,一跃成为经济迅速发展的大国,由弱势文化变成了强势文化。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没有拿来的,人就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化就不能成为新文化。”

其次,在全球化越来越深入的今天,外来文化的积极作用也愈发明显,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更是本土文化加速发展的催化剂,信息时代的发展也使文化开放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在对待外来文化上,以中国为例,自古以来就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包容态度,而在多年文化实践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形成了一种开放的民族文化心理。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影响,哪有现代人越来越强烈的竞争意识?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影响,哪有咱老百姓法制意识的强化和深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一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体的互相作用的时代,对外来文化采取一种开放的立场,乃是获得本土文化生存和发展空间与权利的一个必要条件。

再者,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其固有的本土文化特性不会轻易消失,且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强化,经历过暴风雨洗礼的海燕会更坚强,经历过浪花冲击的鹅卵石会更美丽。各种文化之间会出现深广的融合,上海和广州两大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让我们看到,这种融合使本土文化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季羡林说:“没有文化交流,人类社会就无法进步。”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和深入的今天,没有谁愿意做文化孤岛上的鲁滨逊,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做文化沙漠中的夜郎国。所以我方认为,外来文化的涌入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利大于弊。

 

反方开篇陈辞(反方一辩:王明,205班)

谢谢主席,各位辩友好,我方认为外来文化的涌入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弊大于利。文化是人类智慧的产物,自人类社会产生的那一刻起,文化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外来文化也越来越迅猛地冲击着本土文化,它带来的弊端要远远多于益处。

首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辩题中的“涌入”二字上来。“涌入”指的是大量进入,这种进入是不请自来的。那么对本土文化来说,这种文化的接受就是被动的,也就是说不存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一说。既然是无选择的接受,外来文化不分好歹一涌而入,又怎能对本土文化利大于弊呢?而站在外来文化的立场,作为文化的输出者它却是主动的,为了自身文化利益的最大化,它必然要削弱甚至损害本土文化的利益。近代西方殖民者在拉丁美洲毁灭印第安文化,强行推广基督教;在亚洲,西方殖民者也是强势推行其殖民统治,大量走私鸦片到中国毒害中国人民。当代少数霸权主义国家为了推销其价值观念和价值尺度,到处指手画脚,对别国内政横加干涉。这些事实雄辩地告诉我们,外来文化的涌入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弊大于利。

其次,外来文化不一定符合本土文化的发展规律。我们并不否认外来文化存在相对进步的成分,然而,外来文化涌入本地后,也会水土不服,所谓“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举个简单的例子,汉人喜食猪肉,过年过节宰猪烹羊已经成为汉民族重要的节日习俗;但是如果把这种习俗强加于回族民众,则可能造成严重的民族分歧和社会后果。如此看来,即使是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也未必适合本土文化的特点。

还有,外来文化容易造成本土文化主体意识的丧失。外来文化或是潜移默化或是长驱直入,都会逐步改变甚至吞噬本土文化的主体意识。我们知道,绝大部分西部非洲人讲的是法语,而南美人讲的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而且信仰基督教。我在想,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语言是别人的,精神信仰也是别人价值观念和价值尺度的附庸,这种外来文化对于本土文化的毁灭性的作用不能不让我们警惕我们的现实生存状况。我们的作文搀杂着越来越多的英文单词,但是却越来越看不懂我们典雅雍容的文言词章;外国流行歌曲到处泛滥,而许多传统地方文艺形式却后继无人。任何热爱本民族文化的人都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如果放任外来文化轻易喧宾夺主,我们就保不住我们自己的文化。

基于以上三点,我方认为外来文化的涌入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弊大于利。本土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只能是自身的努力,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谓“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我们只有立足本土文化,才能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正方总结陈辞(正方四辩:谢涛,214班)

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辩友,大家好,首先我想指出对方观点中的一些漏洞。

对方最大的露洞就是偷换了命题。外来文化带来的影响有利也有弊,但这不是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对方应该论证弊大于利,可是对方始终没有提到这一点。

其次,对方认为我们不应依赖外来文化,而应该自力更生,奋发自强。试问,没有了外来文化的支持,本土文化最终能自强吗?恐怕是“自尽”吧?

再者,对方提到的霸权主义只存在于少数一意孤行的国家之中,野蛮的文化侵略也已成为了过去,现在国际间的主流是文化间的平等交流,互相融合。

相比之下,我方用大量的理论和事实证明了,外来文化的涌入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利大于弊。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总结我方的观点。

首先,本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外来文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能涵纳百川的大海必定难成波澜壮阔,同样,脱离了外来文化的本土文化也难以有长远的发展。亚当斯密告诉我们:“闭关就是自杀。”这足以说明外来文化的巨大作用。正是因为如此,我国才对1983年蒙特利尔的号召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实行开放政策。

其次,我们要着眼全局,从整体上评价外来文化的作用。外来文化的涌入或多或少地会给本土文化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正如我们不能因为吃饭过快或谈笑而噎住了就否认吃饭的积极意义一样。乌云虽然黑暗,但是它遮不住太阳的光辉;瑕疵虽是缺憾,但它难以掩盖白璧的美丽。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对外来文化功过是非的评价,应全凭历史事实说了算。兼收并蓄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融合中外建筑艺术的拉萨大昭寺,启蒙民主思想的文艺复兴,为中国的腾飞插上翅膀的改革开放,等等,它们共同地以巨大的震撼给我们一个伟大的启示:没有适宜的外界温度,鸡蛋永远变不成小鸡!

再次,对外来文化利弊的评价作为一种价值选择,是由人们对外来文化的行为态度决定的。一个西红杮,把它吃了,沁人心脾,这是利,把它扔到大街上,污染环境,这是弊,因此大家就提议,西红杮只能吃,不能扔到大街上,于是人们都这么做了,这就是利大于弊。

人们办事总是趋利避害,有利的事就去做,无利的事就不会去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价值取向。

当我们摆脱闭关自守,全面实行对外开放,张开双臂欢迎世界文化的时候,不正体现了我们博大的胸怀,不正反映了我们趋利避害的价值选择吗?

 

反方总结陈辞(反方四辩:屈艺,203班)

    主席、各位评委、观众们,大家好!现在由我代表反方做总结陈词。

刚才,对方一二三辩都在提倡拿来主义,这好象是我方的观点吧。拿来主义的真谛就是我方提倡的拿来外来优秀文化,然而拿来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吗?

对方三辩说中餐对他已经没有吸引力了,看看吧,外来文化把对方三辩的胃都抢走了,这还是利大于弊吗?谢谢!

对方一辩说马克思主义是对中国文化的补充和完善,错了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该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和完善才对吧!

对方三辩还说了,现代数学现代化学现代物理学都是外来的。我想问,难道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单靠引进外国的吗?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拿这么多钱造自己的飞船,造自己的芯片?

对方四辩说德国的侵略是对法国人的磨练,可以提高法国文化的自身免疫力。呵呵,照这么说,对方四辩已经解决了预防AIDS这一世界难题——吃点HIV病毒就可以了嘛!

我们还看到:

当大街小巷里唱的都是rock,都是rap,都是R&B时,我们有千年文化的昆曲却找不到演员,找不到观众。

你可能是星际的高手,反恐的高手,魔兽的高手,FIFA的高手,但你还记得马走日,象走田吗?

你用键盘每分钟可以打100个字、200个字,你能用毛笔写几个漂亮的大字吗?

你懂透视,懂素描,懂水彩,懂油画,你懂得中国画里的勾、皴、擦、染、烘吗?

你会跆拳道,会空手道,会柔道,会瑜珈,你会正宗中国功夫里的一招半式吗?

你对NBA,你对德甲,对法网了如指掌,你放过风筝,赛过龙舟吗?

你过圣诞节,过情人节,过愚人节,今年春节的时候你可曾在家门口贴上一幅春联呢?

这,难道就是对方所谓的利大于弊吗?

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外来文化的涌入对本土文化发展规律的颠覆,对本土文化传承的阻碍,对本土人民思想造成的混乱,对本土文化的——弊大于利!

一个民族连自己的文化都丧失了,还谈什么独立,谈什么发展呢?

而按照对方的观点发展下去,当我们的传统文化为我们所抛弃,当我们的传统道德为我们所不齿,当我们的风俗习惯一点点被遗忘,当我们的本土特色被一天天消磨,当我们已不是合格的炎黄子孙,当我们已不是称职的龙的传人,谁,还敢说外来文化的涌入对我们是利大于弊?

我们要的是引进外国的优秀文化,来弘扬本民族的文化,而不是听任外来文化的涌入给我们带来种种弊端。否则,本土文化将被外来文化的洪水围困在孤岛之上,并最终走向灭亡。这莫大的弊端不比所有的那些蝇头小利的和要大的多!

谢谢大家!

 

专家点拨(谢斌,政治高级教师,文科综合教研组长)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希望有多精彩,我们的辨论赛就有多精彩!

生命之树常青,文化更是如此。流动是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不同的民族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奔流不息。既相互交融生长出繁荣灿烂的花朵,也相互冲突碰撞出血与泪的火焰。外来文化对于本土文化而言,既有利,也有弊,这就象牛顿所看到的苹果一样,永远要往地上落,这是客观的又是必然的,它不是辨论的焦点。

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涉及到的是价值判断问题,而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对于同一事物的价值选择,又无不受到主观因素、民族特质等主观方面的影响,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正是本次辩论所设置的赛点。

价值判断有没有标准?就人类利益而言,要以人类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尊重人类的共同的利益,这是价值选择的共性的东西,是被人类所认同和共同接受的价值取向。但更多的情况是,人们的价值选择要受到原有文化的影响,受到利益的驱动,受到主观价值判断的影响,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但无论怎么说,人们总是趋利避害的,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才会去做,认为没有价值的事情就不会去做。我们对等外来文化的态度应该是我们判断其价值的一面镜子。

 

校长寄语(田苹,副校长,历史高级教师)

今天能够参加高二年级的辩论赛,我感到非常荣幸,零距离地体验跌宕起伏、摇曳多姿的辩论赛过程,我也经历了一个由感动而激动,由激动而心动的过程,我甚至想,什么时候我也能站在这样一个辩论席上体验思想飓风和语言风暴的魅力?

这场辩论赛无疑是成功的,它既是我校“以人为本,为学生一生发展作准备”的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又是高中新课程改革“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具体要求。辩论赛的形式和选题都很有时代感,符合同学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切近同学们关注思考的问题范畴,高二年级的同学们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朝气蓬勃,表现不俗,继承和发扬了夷陵中学辩论赛的优良传统。这场辩论赛结束了,但这个主题留给我们许多思考和启示,我希望同学们依托这些启示的动力,更加热爱学习,热爱思考,热爱探索,最终成为学者,成为大家!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一句与辩论赛结果无关的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责任编辑: admin  审核: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