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夷陵

Enter Yiling

首页 / 走进夷陵 / 发展历程 /
宜昌师专附属中学(1978——1980)

    来源 : 校办    时间 : 2019-03-13

    1978年6月29日,宜昌地区教育局向宜昌地区革委会呈送了《关于建立宜昌师专附属中学的报告》,申请创办一所地区直属重点中学——宜昌师专附属中学。其要点有五:

    其一,宜昌地区没有地直中学,致使广大农村向国家输送人才受到限制;宜昌师专没有实习基地,致使提高师范教育质量缺少必要条件。而办一所地直中学,同时解决两方面问题,符合教育形势发展需要和宜昌地区人民要求。

    其二,鉴于当前新建校舍有实际困难,经与宜昌市协商,将宜昌市第十七中学改为宜昌师专附属中学。十七中现有校舍2000多平方米,教职员工48人,学生15个班,共724人。该校规模小,地区接收后给宜昌市带来的困难较少。接收办法为:土地、校舍、设备全部接收;教职员工全部接收;仍然在校的高一年级两个班、初一年级三个班、初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继续在校学习,初中毕业生参加宜昌市统考,录取到市属中学。

    其三,师专附中面向宜昌地区择优招生,1978年下半年从各县择优录取100名初中毕业生,学校规模以后再定。

    其四,师专附中由宜昌师专直接领导,学校设党支部,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其五,8月25日前完成地市交接,由地区招办统一安排今年的招生事宜,由宜昌师专组织专班筹划各项具体工作,9月1日正式开学。

    1978年8月2日,宜昌地区革委会下发了《关于建立宜昌师专附属中学的批复》(宜地革文【1978】045号),同意地区教育局的报告,将宜昌市第十七中学改为宜昌师专附属中学,作为宜昌地区直属的重点高中。

    初中升为高中,普通升为重点,交接工作自然十分繁忙。经过频繁的人事调动,最终陆续配备的领导班子是:校长郑滋年(1978年10月调入)、党支部书记吴廷梓(十七中留任,1979年调出)、副校长李贻献(十七中留任,1979年调出)、副校长徐兴永(1980年调入)、副书记郭淑君(十七中留任)、教务处主任喻信(1980年调入)、教务处副主任董正寿(1980年调入)、总务主任贾世成(十七中留任)。至于教师队伍的组建,则采取留任一部分十七中的骨干教师、调入一部分资深教师、分配一部分优秀大学毕业生的“三三制”。1978年下半年,学校在基本上留用十七中全体教职员工的基础上,新调入7名教师,接收了5名高校毕业生来校任教,新招了5名工人,使全校教职员工总数增加到64人。

    初办重高,经验不多,校舍也不够,所以,本着“面向全区,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1978年,学校只面向宜昌地区九个县、市招收了两个班,共计95名学生,于当年10月正式开学。此时,原十七中的三个初二班、四个初三班和两个高二班共379名学生还未毕业,因此,在1978年10月至1979年7月期间,师专附中的校园里共有四个年级共474名学生在读。

    95名新生招来以后,学校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没有学生宿舍。因为十七中面向城区招生,招的都是走读生,根本不需要建学生宿舍。而师专附中面向县区招生,学生必须住读,没有宿舍怎么办?经过一番集思广益,学校最终将95名新生安排在教学办公综合楼四楼的教室里住宿——女生住东头的教室,男生住西头的教室,走廊中间用铁门隔断,男女学生分别从两头的楼梯上下——这样总算临时解决了学生的住宿问题。

    78级的新生安顿下来了,79级的新生怎么办?学校可再也没有多余的教室了。因此,除了抓好常规教学以外,学校的当务之急就是修建学生宿舍。经过将近一年的施工,1979年8月,一栋1665㎡的五层宿舍楼终于建成。它不仅解决了191名学生(79年招了96名新生)的住宿问题,而且还能安排部分刚分配来的和新调入的教师临时住宿。

    自从1977年10月党中央决定恢复全国高考招生制度以来,在此后的三年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深入人心,青年人上大学的愿望异常强烈,况且,78级新生大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家庭,学习非常自觉,读书相当刻苦,而多年来束缚教师的精神枷锁一旦解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空前高涨。因此,在师专附中,最终形成了“教师爱教,学生爱学,教学相长,携手共进”的良好风气。于是,1980年夏,在师专附中校园里,同时毕业了两批完全不同的学生。一批是宜昌市第十七中学最后一届毕业生——1980届初中毕业生,他们来自宜昌城区,1977年入学,三个毕业班总共117人,毕业后如愿升入宜昌市属高中。另一批是宜昌师专附中首届毕业生——1980届高中毕业生,他们来自宜昌县区,1978年入学,两个毕业班总共95人,毕业后参加全国高考,居然以骄人的成绩放了一颗卫星——达到大专分数线的有60人,占63.2%;其中,季林红、汪玉两位同学的高考成绩位居宜昌地区第一名和第二名,分别考入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达到中专分数线的有31人,占32.6%;落选的仅有4人,占4.2%。如此可喜的高考成果仅次于武昌实验中学,位居湖北省第二名。1981年,第二届91名毕业生中,有86人(1979年秋季招收96名新生,其中生病休学、中途转学和因高考政策回县高考的共有10人)在师专附中参加高考,成绩同样优异,达到大专分数线的有72人,占83.7%;其中,周忠发、刘强、郑纯楷、刘自明四位同学分别考入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上海交大和南开大学。达到中专分数线的有11人,占12.7%,落选的仅有3人,占3.6%。1982年,第三届毕业生(这是师专附中的最后一届毕业生,他们入学时是师专附中的学生,毕业时则是夷陵中学的学生)共有84人参加高考,因为生源的原因,高考上线率有所下滑:达到大专分数线的有49人,占58.3%;达到中专分数线的有32人,占38.1%;落选3人,占3.6%。但是,杜科伟、胡勇两位同学分别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还是给这一届高考增添了可喜的亮色。

    随着教学质量和学校知名度的大幅攀升,学校的教师队伍也逐渐壮大,基本建设也相应发展。至1980年10月(此时还是两年制,学校高一、高二各两个班,总共169名学生),学校拥有高中教师18人,其中完全胜任教学的有9人,基本胜任教学的有8人。从学历看,大专毕业生15人,高中毕业生3人。从教龄看,20年以上的3人,15—19年的6人,10—14年的4人,5—9年的1人,5年以下的4人。在十七中时期,实验器材基本上是空白,而到1980年年底,物理仪器已能满足教师演示的40%和学生实验的34%,化学仪器和药品可以满足师生实验的88%。图书由十七中时期的600多册增加到6000多册,已能基本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运动场由3000多㎡增加到5000多㎡,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而1737㎡的教工宿舍楼于1980年临街而立,使教职工的居住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

    总之,师专附中一共送出281名高中毕业生,其中154人评为三好学生,占54.8%;106人达到中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占37.7%。在265名参加高考的应届毕业生中,181人录取到大专院校,占68.3%;74人录取到中等专业学校,占27.9%;仅有10人落选,占3.8%。根据学校统计,录取到大专院校的108名学生分布在全国16个省市的75所院校,他们在大一期间,有 57人选为班、系、院或校级学生干部,其中15人担任了班长或团支书,有3人入选出国留学预备生。由此可见,师专附中办学虽然仅有三年,但办学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在师专附中改名为夷陵中学的过渡时期,学校还曾一度称为“宜昌地区中学”,时间大约在1980年秋季。不过,这个校名使用的时间较短,范围较小,没有多少人知道。只是在宜昌行署教育局1980年10月29日呈送湖北省教育局《关于再次申请将“宜昌地区中学”列入省重点中学的报告》(宜署教字【80】第49号)中提到:“‘宜昌地区中学’(即原‘宜昌师专附属中学’)是1978年在原宜昌市第十七中学的基础上创办的,系地区直属重点高中。”

    湖北省教育局收到宜昌行署教育局的这份申请以后,当年11月即确定夷陵中学为湖北省首批办好的23所重点高中之一,不过,“夷陵中学”这个校名此时还未正式敲定。直到1980年12月20日,宜昌行署教育局才正式发文并报湖北省教育局备案,将师专附中改名为“宜昌地区夷陵中学”。而它正式挂牌,则是在第二年春天。


责任编辑: admin  审核: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