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夷陵

Enter Yiling

首页 / 走进夷陵 / 发展历程 /
宜昌市第十七中学(1970——1978)

    来源 : 校办    时间 : 2019-03-13

有关宜昌市第十七中学的情况,目前仅有少量的原始文字资料可供查阅,多数情况只能依据有关教师的回忆,特整理概述如下:

1970年,在全国第二次 “复课闹革命”的热潮中,胜利中学转为隶属宜昌市教育局管辖的公办初中,改称宜昌市第十七中学,俗称十七中。何光祖(1970——1973在任)、李贻献(1972——1978在任)先后担任学校的革委会正副主任(粉碎“四人帮”后,李贻献改任副校长),吴廷梓(1972——1978在任)任党支部书记,郭淑君(1975——1978在任)、邬孝定(1975——1978在任)任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同一时期,贾世成(1970——1978在任)、李大瑞(1975——1978在任)分别担任学校的教育组正副组长(相当于教务处正副主任),张怀望(1973——1978在任)担任学校的政工组副组长(相当于政教处副主任),李良华(1970——1973在任)、周德孝(1973——1978在任)先后担任学校后勤组组长(相当于总务处主任)。

1970年至197610月,国家仍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教学工作虽比前几年有所好转,但仍未完全纳入正轨,文化学习也仍然不为学生重视。受“开门办学”思想的影响, “学工学农”活动倒是搞得很红火。19746月,学校首先办了一家猪鬃加工厂(厂址在胜利三路老校园),半年后,因产品销路不畅而停办。19751月,学校又办了一家生产硫酸铝的校办工厂,稍后因为不符合环保要求而停办。1975年下半年,学校又办了一家节煤炉灶厂,专门生产烧蜂窝煤的小煤炉。因为销路不错,国家商业部也拨款支持,还两次邀请我校教育组长贾世成参加全国节能会议。1978年,因为学校改制,节煤炉灶厂转交给地方管理。197512月至19761月,我校安排7个班的学生分两批到宜昌棉纺织厂参加学工劳动,每一批连续学工一个月。19763月,学校在土门镇金银岗筹建了一所农村分校,分期分批安排学生前去劳动。1975年底至19766月,我校又一口气筹办了冲床加工厂、缝纫加工厂、日光灯复明厂和织加工厂。总之,从19746月到19777月,在三年的时间里,我校一共开办了7家校办工厂,安排了四个月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宜棉和市电焊条厂集中“学工”,不定期的安排师生到分校“学农”,至于零星时间安排的“学工学农”则无法统计,真正用于教学的时间和精力也就十分有限了。

1970——1971年,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打三反”运动,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一打三反”迅速蔓延为以“抓阶级斗争”为宗旨的全民性“大批判”运动,在教育系统,每所学校都硬性规定了要张贴多少张大字报,要揪出多少名“批判对象”。当时,何光祖任十七中革委会主任,他对“一打三反”十分反感,公开与发动运动的“工宣队”对着干,既不领导“运动”,也不组织“骨干队伍”,更不召开“批判会”,使十七中的“一打三反”运动冷冷清清,成为宜昌市教育系统的“典型”。为此,宜昌市革委会文教系统“一打三反”办公室于1971323日写出《十七中学“一打三反”运动为什么搞不起来》的调查报告,认为“何光祖不适合继续担任领导工作……未处理前暂留学校搞一般工作”。今天看来,何光祖同志当时对“一打三反”的抵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不少教职员工,使他们免遭“大批判”运动的冲击。

1972年秋,教育部门根据周恩来总理加强基础理论教育的批示,在教育战线开展了批判“无政府主义”和“读书无用论”的运动,逐步恢复了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取消了连排建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文化学习的时间。从1972年秋至1973年夏,是文革以来教育形势有所回暖的一年,广大师生似乎看到了校园洋溢的几分生机。

但是,这绽放生机的一年,却被中央文革小组诬为“智育第一”思想的回潮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复辟。1973年秋,报上公布了“白卷英雄”张铁生的一封信,“四人帮”借此大做文章,公然鼓吹“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反回潮”、“反倒退”的大字报又贴满校园。接着,江青一伙又操纵舆论,大肆宣扬北京小学生黄帅“敢于向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开火”的典型事件,公然提倡学生要学习黄帅,要“头上长角,身上长刺”,不要服从老师和学校的管教。19742月,江青一伙又编造了《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情况简报》,进一步批判“师道尊严”。同年,“四人帮”又借“批林批孔”之机,大搞“评法批儒”。凡此种种,致使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粗暴践踏,刚刚恢复生机的教育事业又一次遭到寒潮的侵袭。

1972年,学校根据市局的要求,准备逐步扩大办学规模。这样,原有的15亩土地也就不够用了。于是,有关部门在城区的果园一路中段征用了24亩土地,作为十七中的新校园。这24亩土地全是沼泽和泥塘,要建成一所中学,难度很大。别的不说,单单清理淤泥、平整土地、铺设进场道路、开挖房屋地基,就有相当大的工程量。由于建校资金有限,总投资仅有近20万元,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学生一边在原校址上课,一边分期分批到新校园参加建校劳动,以尽可能节省建校资金。1973年,新学校大致建成,十七中才正式搬迁到果园一路新校园。校园虽属新建,其实非常简陋。空荡荡的校园中,只有一栋2300㎡的四层教学办公综合楼,一栋600㎡的四层教工宿舍,一间厨房,一间储藏室,两间厕所,两个篮球场,一条黄土路,一座校门。除此以外,校园中大部分地方仍是沼泽和泥塘,学校有如三面被稀泥烂浆环绕的半岛。坐在教室上课,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青蛙此起彼伏地鸣叫;上体育课投篮,要经常下泥塘捞篮球;雨量稍大,学校就成了一片汪洋。因此,学校被人戏称为“沙家浜中学”。

这种听蛙鸣、捞篮球的情形一直持续到1974年。当时正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开挖的大量土石方需要找空地堆积,而学校的沼泽和泥塘需要土石填埋,经过双方协商,学校的沼泽和泥塘就成为葛洲坝工程堆积土石方的区域之一,结果就出现了这样的景观:白天,十七中的老师辛辛苦苦地教书育人;夜晚,他们还要抖擞精神,指挥川流不息的卡车倾倒土石。这样夜以继日地坚持了好几个月,学校的沼泽和泥塘才基本上填埋成平地,建成了一个由200米煤渣跑道环绕的小操场。但是,校园地势低洼、暴雨一片汪洋的现状却仍未改变。

胜利中学改名十七中后,规模如前,依然是每年招收4个初中班,直到1974年秋季,才在初中班以外新招了4个二年制的高中班。当年,初中和高中共有12个班,总共448人。1975年秋季,我校初中、高中学生增加到13个班,总共600人。1978年,我校应届毕业的高中理科班(7601班)有10人考上大学,高考升学率在宜昌市各中学中排名第二。在这届高中毕业生当中,最出色的是王勇同学。他于1978年考入华中工学院(后改名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1982年考入重庆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984年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899月,王勇考入法国瓦朗谢纳大学,1994年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512月回到祖国工作。

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1967年“7·16”畅游长江活动,从1974年到1979年的六年之中,每年的716日,宜昌市都要组织三千至五千人横渡长江,下水地点在江北镇川门,上岸地点在江南五龙,游程约6公里,持续时间约两小时。横渡形式除了普通的徒手泅渡,还有解放军和基干民兵携带枪械的武装泅渡。因此,十七中每年都要在全校挑选水性好的学生,组建10个人的游泳队,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加入全市的“横渡长江大军”。因为横渡长江活动场面壮观,声势浩大,观众人数多,持续年头长,所以,无论在宜昌市,还是在十七中,组队横渡长江都堪称激动人心的大事,尤其是会水的中学生,都把参加游泳队横渡长江作为莫大的荣耀。

总之,在宜昌市第十七中学8年的办学史上,前6年属于“文革”期间的“开门办学”时期,直到1976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十七中才和全国所有的学校一样,迎来了教育事业的又一个春天。而如此明媚的春光延续到19788月,终于迎来了硕果累累的黄金季节。


责任编辑: admin  审核: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