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Teaching Staff

首页 / 师资队伍 / 队伍建设 /
【三峡日报】夷陵中学多维度创新教师成长机制激发办学活力

作者 : 三峡日报    来源 : 校办    时间 : 2010-03-15

创新背景
  治校之道,师资为本,师资力量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抓好师资建设是学校发展建设的头等大事,师资建设的成败决定着教育能否实现科学发展、能否让人民满意。夷陵中学整体搬迁初期,师资短缺一度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怎样突破瓶颈,造就一支高水准的师资队伍,实现创建湖北名校的目标?多年来,学校始终牢牢扭住师资建设这个关键,构建教师成长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了持续的实践探索。
创新效果
  多维度的教师成长机制,为夷陵中学注入了发展的活力,形成了一支“个体素质优秀,群体结构合理,富有团队创业精神”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被誉为宜昌市高中教育的“精锐部队”。全校教职员工以事业为重,以夷陵为荣,没有太多私心杂念。他们把教学工作当作自己的头等大事去做,精诚团结,专心教学,潜心教研,为学校荣誉而战,为学生发展而教,立志做出一番成就。
    目前,夷陵中学高级教师比例超过专任教师的一半,一大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为教育教学的中坚,40多名教师在市级以上优质课比赛中获奖,是宜昌市教师优质课比赛获奖人数最集中的群体。近4年获得全市高考质量奖的教师130余人,占高考学科教师总数的90%。历届省、市级学科带头人30余人,形成了“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教师发展合理梯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口碑。多年来,夷陵中学以优异的办学成果赢得社会的赞誉,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始终牢牢扭住师资队伍这个学校建设发展的关键,不断增强师资力量。
    搬迁以来,夷陵中学办学质量和办学规模实现同步跨越式发展。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学校”、“中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全国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国家国际汉语推广教学基地”、“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北省百家食品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确立为中央文明办资助的全省两所“宏志班”承办学校之一,为国家输送了近9000名合格的高中毕业生,高考本科上线率保持在90%以上,两次夺得湖北省高考文、理科状元,在学科奥赛和科技创新方面获得国家级奖励的学生达220人次,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11项。作为宜昌教育行业的窗口,夷陵中学在全市争创全国卫生城、环保城、文明城活动中,多次迎接国家、省专家评估团的现场检查评估,获得高度评价,为宜昌“三城联创”作出了积极贡献。
创新经验
  始终牢牢扭住师资队伍这个学校建设发展的中心
    师资水平决定着办学水平,对师资建设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夷陵中学的历任领导班子都坚持把师资建设作为学校发展建设的中心,超前谋划、优先发展:一是严把教师入口关,坚持“高学历、高起点、凡进必考”的原则,加大高层次学历人才引进力度,坚持公开招考,把既有扎实专业功底、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年轻人吸纳进教师队伍;二是强化培训提升素质,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高学历教育,提高业务能力,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和参加各种培训,并搭建平台开展各种素质比武活动;三是整体盘活学校岗位,本着“用人所长”的原则合理优化队伍结构,全面提升学校内部管理质量和学校品位。
    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校本教研的中心环节,坚持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月”、“教研组听课评课”活动,不厌其烦地引导全体教师打造“精品课堂”。在“打磨”课堂的过程中,老师们不断深化了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认识,教学观念实现了突破性转变,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满堂灌”、“填鸭式”教学逐渐被逐出夷陵中学的课堂,代之以“实”“活”兼备的启发式学科教学新风格。
    树立品牌意识,营造激励教师发展的文化氛围
    对于学校的领导和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和管理,夷陵中学深入挖掘、提炼学校价值观、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与时俱进地建设“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学校采用“青蓝结对制度”关心年轻人成长,破除了简单的“优胜劣汰”法则,对教师管理的重点不是“管”而是“理”,即不是把着眼点放在对教师行为的限制上,而是放在激发他们的事业心、成就感和归属感上,通过引导、鼓励,推动教师积极、认真、创造性地工作。在管理手段上,主要不是靠经济的奖惩、制度的约束,而是靠价值观念、师德准则等精神力量的作用。
    结合“以人为本,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做准备”的办学理念,夷陵中学提出“教师发展的第一要务是专业发展”、“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引导教师注重个人品牌和学科品牌的打造,进而树立起夷陵中学教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治学严谨、博学善导”的品牌形象。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和身体心理保健,主动关心教师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教师岗位创业的主动性被充分激活,凝聚力空前增强。
    搭建成长阶梯,构筑支持教师发展的制度体系
    夷陵中学不断探索实践,努力构筑更加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2003年以来,学校教代会先后审议通过了《中层干部全员竞争上岗实施办法》、《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实施方案》、《教职工津贴和绩效奖励方案》、《老带新导师制度》、《青年教师成长规划》、《班主任评聘管理办法》、《骨干教师评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改革方案,使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走向深入,竞争型的学校内部人事制度初步建立。
    为适应师资建设重心向结构优化转移的新形势,夷陵中学及时出台《教师梯队培养方案》,建立起支持教师发展的三级阶梯:一是尽快把新教师培养成为合格教师;二是通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制度,培养教学骨干;三是启动“名师工程”,促使优秀骨干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拔尖教师发展。
创新实践
  夷陵中学整体搬迁后,抓住新一轮创业机遇,以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和湖北名校为抓手,从文化层面、制度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行“优胜劣汰,推陈出新,广纳贤良”的用人机制,引导全体教师树立“四种观念”——廉洁高尚的职业道德观、为人师表的社会形象观、热衷教育的奉献价值观和终身学习的专业发展观,使学校形成良师贤教辈出的局面。
    文化是一种精神期待,它一旦创造出来,就成为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浸润师生员工。
    品牌意识是夷陵中学教师文化机制的重要内容。学校的品牌形象通过学生品牌、师资品牌、校长品牌来体现。校长的品牌意识和品牌形象是学校品牌的动力和展示,对外,可以为学校赢得较多的支持和资源;对内,有利于增强凝聚力,同时对师生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师资品牌是学校品牌的关键,品牌学校离不开具有品牌形象的教师队伍,“个体素质较高,群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品牌的重要内容。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场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育高品位人才的保证,而培育出品牌学生则是学校品牌的根本。
    夷陵中学领导班子以超前的思想认识,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持之以恒地用品牌意识整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策略,激励教师职工的士气,提升学校的形象和知名度。领导班子时刻注意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加强学习、行为示范,带动教职员工也注重个人品牌的打造,并从中获得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个人价值的增值,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夷陵中学将学校管理的核心功能定位于服务,建设“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以发展人为目的,为教师的成长铺设阶梯。建立效率型的学校组织机构,民主参与型的学校领导制度,竞争型的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激励型的学校内部分配制度,可持续发展型的师资培训制度,科研先导型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并运用优质高效的管理体系保障理念与目标的实现。运用科学的管理体系,为教职工建立明确的工作、价值、利益导向机制。
    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夷陵中学对教师的管理主要不是靠“管”,而是尽量着力于“理”,即不是把着眼点放在对教师行为的限制上,而是放在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事业心、成就感上。通过引导、鼓励,让教师主动、积极、认真、创造性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在管理手段上,主要不是靠经济上的奖惩、组织制度的约束,而是靠价值观念、师德准则等无形的精神力量的催发作用。在具体操作上,学校坚持在尊重、信任、依靠的前提下,给教师成长提供动力。
    确定“引进一批、培养一批、调整少量”的队伍建设方针。学校引进新教师一律公开招考,择优选拔录用。近年来,先后从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引进了4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不少基地班的高才生、一等奖学金获得者。
    自主培养名师、校本打造人才始终是学校师资建设的重心。夷陵中学制定了《青年教师成长规划》、《夷陵中学青年教师“五项全能”比赛实施细则》,建立青年教师评价系统,全面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一是实行岗前培训,以便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适应岗位要求。二是加强在职培训,坚持每周半天的教育理论和业务学习;定期聘请名师名家进校园,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到校讲座;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外出进修,2003年以来,先后有28人次分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英国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学习交流;同时鼓励教师在职函授学习研究生课程,目前已有10人取得教育硕士学位,28人结业,2人在读。此外,夷陵中学通过校园网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帮助教师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现在,学校所有专任教师都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三是实行青蓝结对“老带新”导师制,发挥本校名师的“传、帮、带”作用,以人才育人,以名师为师,形成良性循环。四是开展交流培训。例如,通过一年一度的“五项全能”(优质课、班级管理、书法、计算机、才艺表演)竞赛活动的开展,给青年教师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通过参加“湘鄂边重点高中青年教师互动研讨交流”活动,对年轻教师进行历练。
    全员聘任。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和全校教职工的充分酝酿讨论,2003年五届一次教代会审议通过了《夷陵中学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实施方案》、《夷陵中学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之后2004-2008年,夷陵中学又先后三次召开教代会审议通过了《夷陵中学教职工津贴方案》、《夷陵中学绩效奖方案》、《夷陵中学班主任评聘考核方案》、《夷陵中学高考奖分配方案》、《夷陵中学骨干教师评聘管理办法》、《夷陵中学班主任培养管理办法》、《夷陵中学教师梯队培养奖励方案》、《夷陵中学公开招聘教师实施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方案,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的条件成熟。2004年年底,夷陵中学在全市中小学率先实施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标志着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初步形成。
    岗位竞争。2000年3月,夷陵中学试行部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参与学校管理,2002年8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夷陵中学中层干部全员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在全校范围内实行中层干部全员竞争上岗,此后,又分别于2005年1月、2007年6月通过竞争上岗对中层干部进行了调整充实。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先后走上学校管理岗位。
    群体促优。教育活动,不是个人的个别活动,而是一种需要合作的事业,团队合力远远大于个人能力。每个教师都有自身的特点或优势,教师通过观察其他教师在教育、教学与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点,甚至经过勤奋努力,赶超其他教师,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比如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往往是教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老师们在一起帮着执教者备课,反复地修改和试上,最终打磨出精彩的一课。夷陵中学规定了严格的集体备课和听评课制度,引导教师之间良性竞争、相互学习。在各种量化评价的过程中,力避刻意地追求为量化而量化,而是注意到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特色等难以量化的内容,特别注意考虑是否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团结和对团队的整体激励,是否能促进教育教学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夷陵中学制订了《骨干教师评聘管理办法》、《班主任评聘考核管理办法》、《夷陵十佳青年教师评选条件》、《青年教师评价系统》、《绩效奖试行办法》、《教职工津贴方案修订意见》,初步建立健全了学校的评价激励机制。
    积极探索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与聘任制相适应的教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采取措施和办法,对在教学、管理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相对优厚的工资待遇或相应奖励。对优秀教师,一是授予相应的政治荣誉鼓励教师,近几年夷陵中学先后推出了湖北省劳动模范、宜昌十大杰出青年杜姝琳老师、宜昌市大科技精英张欣然老师、湖北省十大师德标兵陈鹏老师等一批先进教师典型;二是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夷陵中学先后设置了各学科奥赛、文体竞技项目主教练等特设岗位,让优秀教师的突出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三是给予学习津贴,在夷陵中学,市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正高职高级教师除了由市教育局发给的学习津贴外,学校再每月补发100元,校内骨干教师由学校发给学习津贴每月200元;四是有计划地对高层次教师和骨干教师派出进修培训;五是建立党委成员与优秀教师结对联系制度,党委成员每人联系10-15名高层次教师和校内骨干教师,全面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责任编辑: admin  审核: admin